中國社會科學網訊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秦漢史研究會、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共同主辦的“秦漢歷史與考古的融合發展”暨紀念陳直先生誕辰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陜西西安召開。來自海內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物考古所、博物館、學術期刊等60余家學術單位的12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軍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由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軍教授主持。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研究員、西北大學副校長張遠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陳峰教授、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天游教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員先后致辭。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卜憲群致辭
卜憲群在致辭中指出,陳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文獻學家、考古學家,在秦漢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時強調,陳直先生筆耕不輟的治學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人民史”的研究理念、高尚的道德品行都值得我們學習,并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繼承和發揚陳直先生的治學精神與理念,構建歷史學與考古學的交互研究模式,為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秦漢文明作出貢獻。

西北大學副校長張遠軍致辭
張遠軍在致辭中指出,陳直先生對西北大學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及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的成立有奠基性貢獻,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繼承陳直先生的治學精神,為歷史學的發展貢獻力量與智慧。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峰致辭
陳峰介紹了陳直先生的學術與教育成就。周天游教授深情回顧了自己跟從陳直先生求學的經歷。焦南峰研究員對陳直先生在考古學領域的成就及影響作了詳細介紹。
本次學術研討會有兩大主題,一是對陳直先生的追憶與緬懷,二是對秦漢歷史與考古的具體研究。
在主題發言環節,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黃留珠教授以“寄語”的形式高度肯定了陳直先生的學術理念與治史成就。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晉文教授的報告《兩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爭訴求》指出,兩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爭訴求可分為五個時期,兩漢與匈奴的戰爭經驗證明:只要內部安定,政通人和,經濟發展,漢朝的綜合國力就會遠遠超過匈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徐龍國研究員的報告《西漢鑄錢研究的最新進展——兼談陳直鑄錢研究的貢獻》,詳細介紹了陳直先生在西漢鑄錢研究方面的開拓性貢獻,并結合考古文物資料闡述了西漢鑄錢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趙凱副研究員的報告《“廉吏獄掾”“比疏一”“子客”——陳直〈漢書新證〉獻疑三則》,在陳直先生《漢書新證》的基礎上,對“廉吏獄掾”“比疏一”“子客”作了新的闡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瑞研究員的報告《陳直先生考古學貢獻舉隅》,詳細介紹了陳直先生在考古學方面的貢獻。
會議共分四組進行小組研討。第一組報告內容涉及陳直先生的學術交游、《史記新證》的相關補釋、甲骨文字、陜西出土文物、族群認同、冶鐵業、灌鋼工藝、海上絲路、基層社會治理、糧食計量制度、尚方管理、二十等爵制等方面,學術信息量大,新見迭出。
第二組報告涉及清華簡所載文獻、青銅銘文、儒家兵學思想、秦族起源、墨學、人物評價、民生方略、政治文化、《史記》歷史書寫等內容,傳世文獻與考古資料相結合的學術理念得到了充分踐行。
第三組報告涵蓋政治史、民間信仰、簡牘、遺址等內容,既有舊史新讀,也有對新材料的運用。
第四組報告討論了秦政特色、土地制度、法制史、文書行政、人名使用、平板檢使用方式、新莽數字寫法、鄉里教化、筭卒的含義、碑刻《韓仁銘》等議題,既有對傳統問題的再考察,又開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領域。
通過研討,與會專家學者對陳直先生的家世生平、學術歷程、學術成就、學術交游、研究方法、教育理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陳直先生身上領略到前輩學術大家高尚的學術品格。
本次研討會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了“秦漢歷史與考古的融合發展”這一會議主題。不論是在秦漢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學術史、法制史、民族史、社會史、交通史、科技史等歷史研究領域,還是在以甲金文字、簡帛、碑刻、錢幣、遺址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考古研究領域,融合歷史與考古的研究理路都得到了鮮明呈現,歷史與考古的結合已成為秦漢歷史學者與秦漢考古學者的共同研究理念。
會議閉幕式由劉瑞研究員主持,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史黨社教授進行會議總結,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蘇州大學社會學院臧知非教授致閉幕辭。史黨社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討會的研究成果,強調陳直先生的治學精神具有深遠的影響。臧知非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會議從不同層面回顧了陳直先生的學術成就、教育人生,展示了陳直先生的學術風范,揭示了老一輩史學家的學術擔當和學術探索精神,就秦漢史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使與會學者在方法論上對歷史學與考古學的融會貫通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秘書處/供稿)
原文鏈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212/t20221206_55689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