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獲批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

日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全國共立項338項。西北大學獲準立項2項。至此,2022年度,西北大學已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7項,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專項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4項。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西北大學科學史高等研究院曲安京教授

西北大學科學史高等研究院曲安京教授主持獲批的“中國歷法史”項目,旨在系統梳理中國古代歷法產生、發展、完善、成熟的演變歷程,從而描繪出一幅中國古代歷法發展的全景圖。在已經完成的中國古代歷法通解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中國古代歷法起源、發展、完善和成熟的發展脈絡和發展規律,全面總結中國古代歷法的成就和特色,闡明歷法中核心算法的演變歷程,評價中國古代歷法的精度,挖掘歷法家的制歷思想,還原歷法在當時的社會與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恢復傳統歷法在中國古代史框架中的基礎性核心地位,使得中國傳統歷法這個冷門絕學得到傳承和發展,對于豐富和完善中國史學科、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朝琦教授

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朝琦教授主持獲批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研究”項目,立足延安時期五個重大歷史節點,從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有效檢視、系統梳理和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偉大實踐和戰略策略,通過歷史考察和規律探尋、史實考證和邏輯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思路,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大維度為切入點,運用矛盾分析、比較分析、案例分析、計量分析等基本方法,深入探究延安時期黨面臨的各類重大風險及其內在相關性和作用性,全面研究、著力解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歷盡艱辛、飽經風雨卻屢屢化險為夷、克敵制勝”這一核心問題,總結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的戰略重點、具體實踐、歷史經驗、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現階段人文社科類項目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項目,代表國內最高研究水平,是評價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西北大學歷來高度重視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申報與研究工作,堅持面向黨和國家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需求,持續培育高水平研究團隊和開展高質量有組織科研,2022年度,組織實施了西北大學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專項、西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等,進一步提高了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的孵化和預研究的支持力度。

“十三五”以來,西北大學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3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8項,彰顯了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整體實力和優勢競爭力,對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北大學將繼續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科研項目培育計劃,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策劃,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研究,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力爭產出更多具有重大學術創新價值和文化傳承意義的標志性成果。


原文鏈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21214A01CWZ00?uid=100038491884&c_buffer=aid%3D20221214A01CWZ00%3Bappver%3D7.0.20%3Bts%3D1670983049614&sign=AAwQlZbblLKOmcNDG%2BqaeokoJM9uT%2Bv465k1l%2FbBkuhy3L6zyF6x57BQ25hQTRgbGFEKzyQMiJMuGEuAcp8Pnxv5Yta8ASyHbaiSfQcTsSsH4S5ZjUDl4%2FkeQ6x5savANcA%3D&shareto=wx

< 上一篇

【高質量發展書記談】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黨建引領 立足優勢 為服務國家戰略貢獻西大力量

秦漢歷史與考古的融合發展”暨紀念陳直先生誕辰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陜西西安召開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