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我省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肩負起歷史責任,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宏福。多年來,他一直在探索秦嶺造山帶的形成和演化過程,這一過程對秦嶺的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生態多樣性以及水源涵養地的保護等起著重大推動作用。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療、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研攻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向廣大科技工作者表達的感謝,令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戴鵬高深受鼓舞,目前,由他們團隊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批量生產。
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提到科技創新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對此,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科研團隊深感重任在肩。日前,由他們團隊研發的全磁導航氣管插管技術成功應用于臨床。這種技術可以在無需開放患者氣道的情況下進行插管,能有效降低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呼吸道飛沫傳染風險。
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院長,二十多年來,陳建勛一直帶領團隊在隧道、多年凍土等西部特殊地區的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中開展科學研究,他認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4NjBIw41i54FOJld0bD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