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個“最公益”大學校

西安發布訊 “我媽媽曾經在殘聯工作,經常需要走訪特殊教育學校。從小我就跟著媽媽接觸了許多山區的孩子,所以了解貧困地區特殊兒童上學的困境。”楊萌是西北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近日,她獲得“最西大”學子獎之“最公益”榮譽稱號。

作為文學院古典文獻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本科畢業后,楊萌來到富平縣成為了一名支教教師,她累計參加志愿服務總時長超過1200小時,支教輔導留守兒童超過1500余人(次)。

“看見孩子們的成長,就不覺得累”

作為支教團的隊長,楊萌承包了更多的授課內容。每周19個課時,她仍然堅持做好每周1次的聽課學習,積極參與校內評課議課。除此之外,她還要經常組織支教團的成員開會......“懷著熱情來支教,就做好了會累的準備,見到孩子們成長了,也就不覺得累了。”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一年時間內,楊萌進行了6次家訪,并組織通過班級積分制管理、獎勵卡、免作業卡等形式,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她還與隊員們共同開展了機器人編程、戲劇、樂器、主持與口才等豐富的教學活動,累計教學達100課時,幫助學生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聞。不僅如此,楊萌在富平支教之余,還根據實地實情,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幫扶活動10余次,關愛留守兒童超過1500余人(次)。

孩子們也十分喜愛楊萌,會在教師節做賀卡祝楊老師“教師節快樂”,更會在楊萌心情不好的時候送酸奶給她。“孩子們特別乖,不見他們一天就感覺空落落的”,楊萌幸福地笑道。

特殊時期“云課堂”遠程授課

疫情影響,2月9日這天,仍在居家隔離的她與研支團的成員們通過“云課堂”與孩子們如期見面。她很快發現:網絡上大部分的直播課都是北師大版本的教材。而學生們拿著人教版課本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屏幕里的老師講到哪里了。于是,她從網絡搜尋到版本匹配的課程,并向家長們定期發送下載好的視頻,作為孩子們的學習參考。

? 3月9日,她作為服務學校第一批開展直播的教師,開始了線上常規性的教學活動。楊萌積極備課、學習線上授課方式,為同學們提供隨時的答疑輔導。課后,她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線上直播的學習效果定期與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動態。同時,她利用班級優化大師APP線上布置作業,并及時對57名學生的作業進行線上批閱。根據學生們的作業情況,在微信群中為他們梳理重難點和易錯題,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她還在服務學校組織的“停課不停學”線上賽教活動中獲得三等獎,獲評年度“線上教學”優秀教師。

此外,楊萌還通過各種渠道向學生及家長們宣傳防疫知識,“他們雖然只有六七歲,但是能讓他們在堅持學習的同時,懂得關心國家、關愛、感恩他人,是有必要的。”她鼓勵學生制作手抄報、寫讀后感、錄制抗“疫”小視頻等,以表達對武漢、對祖國的關心和祝福,傳遞正能量。

楊萌堅信,“青春就是在奮斗的路上永不停歇,不論是公益或者是其他方面,要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在平凡中體味甘甜,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實習生 李曄宸 通訊員 路茗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許山

< 上一篇

扎根西部辦教育 面向未來育英才

“老舊小區改造”系列專家談(一)|郭立宏: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務求“平實小”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