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西北大學新結構絲路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下西部現代化與絲路共同發展”研討會在西安召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海波、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勇共同為西北大學新結構絲路發展研究中心揭牌。
林毅夫在題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新結構經濟學的自主理論創新”的學術報告中,詳細講解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和內涵。他提出,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發揮好在新經濟、人力資本、產業配套等方面的“后來者優勢”,從發展的物質條件出發選擇適宜產業和制度安排,并在發展實踐中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
孫慶偉表示,林毅夫倡導創立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體系,是一次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結構革命”,受到國際學界的高度評價。西北大學成立新結構絲路發展研究中心,對進一步凝練絲綢之路發展與合作特色方向,推動經濟學理論創新和西部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西北大學新結構絲路發展研究中心的設立,以及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是西北大學貫徹落實陜西省與北京大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這對于推進西北大學與北京大學開展人文社科方面交流合作,推進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創新,強化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服務西部現代化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西北大學新結構絲路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莉莉表示,在學院理論經濟學學科支撐及十多年“一帶一路”研究基礎上,西北大學將新結構經濟學與絲路發展實踐相結合,力促“知成一體”,以求在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創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以及服務于絲路高水平開放和共同發展等方面實現突破。
原文鏈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31_5829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