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經紀人:架起作品與市場的橋梁

圖為溫釗(右)和同事討論宣傳版權政策工作進展。記者 董澤揚 攝

傾注心力創作的作品鮮為人知,怎么辦?如何讓優秀作品傳播得更遠更廣?作為一名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的版權經紀人,23歲的溫釗每天都在尋找答案。

寬敞明亮的大廳里,大屏幕上實時呈現知識產權管理動態信息,柜臺上擺放著介紹知識產權登記政策與流程的小冊子,溫釗在咨詢臺工位和創作者分享最新整理的版權交易市場信息。

“這里展示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睖蒯撝钢粔K展板介紹,“我們的辦公場所是開放式的,主要是為了方便創作者來了解信息、溝通需求?!?/p>

從西北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后,溫釗回到家鄉三亞求職。起初,他在崖州灣科技城從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23年10月,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落戶崖州灣科技城后,他被調入海南分中心工作,主要負責版權登記、版權貿易合作等。

從學生到職場人,身份的轉變也伴隨著挑戰。“一名版權經紀人,需要掌握著作權法、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同時,熟悉版權登記、合同備案、版權交易等業務流程?!睖蒯撜f。

為盡快了解版權交易流程,溫釗邊干邊學,從收集市場信息、了解客戶需求、掌握作品版權狀況,到尋找合適買家、協助談判授權協議、確保創作者利益得到保障……在同事的幫助下,溫釗一步步參與版權交易工作,努力架起作品與市場的橋梁。

對版權保護工作的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溫釗開始思考如何將版權同海南傳統文化資源和區位優勢結合。

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切入口。“這項非遺樣式豐富,有傳承人用其創作衍生品后,沒有進行版權登記,導致在出現版權糾紛時陷入被動?!睖蒯撜f。參與海南省民間文藝作品版權工作調查時,他發現不少人缺乏版權意識,自己的原創文化作品有被抄襲的風險。

依托海南分中心參與共建的海南省民間文藝版權服務工作站,溫釗與同事開始探索。為提升文化影響力和群眾版權保護意識,他們舉辦直播活動、開展專題培訓、設置服務臺。運行以來,工作站相關活動已經吸引3700余人參加。

漸漸地,溫釗開始參與版權貿易與國際交流工作。今年6月,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區位及政策優勢,與奧地利、印度尼西亞等國有關部門,分別簽署相關影視版權項目交流合作協議,溫釗參與了溝通談判。

“這是海南分中心簽署的首單國際協議,也是我人生新階段的開始?!睖蒯撜f,由于文化差異和工作習慣的不同,他和同事在與外方溝通時費了不少工夫,但也得到了在影視創作和版權管理方面的經驗,進一步理解了不同市場對內容的偏好和需求。

今年4月,溫釗取得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組織的版權代理(經紀)人培訓考試合格證書。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19個新職業,版權經紀人是其中之一。在溫釗看來,這能提高版權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

“下一步,我將繼續學習各類技能,拓寬國際視野,為優秀作品找到更合適的保護、推廣、發展路徑?!睖蒯撓M约耗艹蔀橐幻鏅鄧H交流的架橋人。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911134736611717487&item_id=1911134736611717487&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733454822822&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65d8a0c-c812-4537-b01b-4ed964fddd2a_1733703259458&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 上一篇

文化中國行|“四普”路上尋訪烏恰特石窟

方紅衛會見西北大學黨委書記蔣林、校長孫慶偉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