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首屆華大創新班學生本科階段成果以共一作者發頂刊

北京時間11月12日,西北大學首屆華大創新班畢業生,生命科學學院姚佳俊在本科聯合培養期間參與的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項目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生物學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論文題為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molecular holograms,西北大學為共同第一作者單位。

20241112164336279-20-c8fec.png

《細胞》(Cell)官網截圖

該論文由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機構合作研究,借鑒物理學、地理學、經濟學等多個跨學科領域的數學模型,開創性開發了三維時空建模工具包Spateo,使空間轉錄組學技術能夠精細地重構器官三維結構、系統地量化時空動態過程。該工具包的發布標志著時空組學研究迎來革新性突破,可全面支撐胚胎發育、腦科學、疾病等領域研究,為實現高精度時空生命全景觀研究邁出了極為關鍵的一步。

20241112164432646-85-b1067.png

Spateo整體功能示意圖

在該成果中,姚佳俊和研究團隊開發了Spateo的3D時空建模框架,并將其成功應用于E9.5和E11.5的3D小鼠胚胎發生圖譜的繪制,捕獲了高達800萬個細胞的數據,為胚胎發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姚佳俊在該研究中主要負責3D模型生成、形態測量與體積分析、形態學骨架構建、形態發生預測以及開發Spateo-viewer可視化工具。

20241112164500992-96-29c5b.png

小鼠心臟的非對稱發育研究

20241112164523656-49-ee277.png

第11.5天小鼠腦中丘腦限制帶研究

20241112164543575-99-b1ab6.png

生成算法示意圖和小鼠腦胚胎重建效果

姚佳俊2018年進入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2021年通過遴選進入華大創新班的 “3+1”聯合培養,大四學年在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學習實踐。聯合培養期間,姚佳俊不僅得到了華大研究院超級細胞所王明月研究員、白寅琪研究員、劉石平教授等多位老師的長時間、多角度的教導,增進了組學領域最前沿科研進展的認知,還有機會參與國內外各大機構的合作并得到了斯坦福大學Xiaojie Qiu教授、南方科技大學胡宇慧教授等多位老師的悉心指導。

20241112164636613-67-3e960.png

西北大學生物學科辦學100周年

得益于華大研究院“以項目帶人才、帶科研、帶產業”的創新教育理念,姚佳俊參與了多個由華大研究院主導的單細胞轉錄組與空間轉錄組學項目,包括“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molecular holograms”“A single-cell 3D spatiotemporal multi-omics atlas from Drosophila embryogenesis to metamorphosis”等。

原文鏈接:

陜西教育新聞網:http://www.sxjybk.com/2024/1112/102234.html?isShare=true

中國科學報: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3862.shtm

西部網:http://m.cnwest.com/bwyc/a/2024/11/12/22865582.html

二三里資訊:https://www.ersanli.cn/longtext/detail.html?feedId=224930488702258&type=11&appId=1

< 上一篇

為全球教育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長安里的文物:龍首鯨魚銅帶鉤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