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其他靈長類動物到人,經歷了怎樣的演化過程?人類的疾病基因變異有何規律?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靈長類基因組計劃在上述問題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6月2日,相關成果由中外科學家團隊以系列論文的形式發表于《科學》《科學進展》等學術期刊。
該計劃的不同研究項目分別揭示了靈長類前肢形態的形成以及猿類尾部消失等現象的分子機制,重新解釋了人類8號染色體的起源問題,首次報道了靈長類中的雜交成種現象,探討了靈長類復雜社會組織形成的機制,分析了靈長類性染色體結構的演變歷史,并研究了靈長類特異的快速演化DNA序列等。在旗艦論文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基因組和化石時間數據,推斷出靈長類動物各主要類群的演化時間,包括所有靈長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出現在大約6829萬年至6495萬年前,距離655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非常近,這意味著靈長類動物的演化可能受到大滅絕事件的影響。




原文鏈接:https://weibo.com/1402977920/4908130863940932?wm=3333_2001&from=10D53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2263102501_4908130863940932&s_channe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