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西北大學“蛋為人鮮——引領雞蛋全產業鏈升級與變革”項目斬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國家級金獎,這是繼2020年“蜂之蜜——打造蜂產業鏈升級變革與精準扶貧新模式”項目獲金獎后,西北大學參賽八年來所獲的第二個國家級金獎。

“蛋為人鮮”項目團隊由王仲孚教授、路宇、龔桂萍副教授擔任指導老師,韓天嬌、王曉琴、鐘佩蕓、裴佳歡、南林花、張玉陽、郝道寬、廖鈺杰等8名同學作為成員,共同組成參賽團隊。
項目始于2022年3月,歷經270余個日夜打磨,反復錘煉,先后獲得校賽金獎、省賽金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省亞軍,最終突出重圍斬獲國賽金獎。

總決賽前,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家米圍繞“真”“新”“強”三字給參賽團隊做賽前動員,勉勵團隊不急不躁、保持心態,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出西大學子不畏艱難、敢于拼搏的精神,并希望團隊保持創新精神,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省賽復賽賽現場
我國是世界第一雞蛋生產和消費大國,但雞蛋消費結構較為單一,主要以鮮蛋消費為主,在蛋品精深加工方面存在相當大的缺口與不足,雞蛋高附加值產品創制在國內外尚處空白。

“蛋為人鮮”團隊依托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省天然多糖資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糖生物學與糖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期致力于雞蛋深加工及雞蛋功能因子挖掘和利用。針對制約雞蛋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團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形成了三大技術創新,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
一是建立天然多糖高效綠色規模化制備技術,解決多糖產率低、純度低等難題;二是建立功能多糖基飼料復配技術,有效提高雞蛋品質;三是建立雞蛋功能性成分生產工藝,提升雞蛋深加工能力,提高蛋品附加值。

項目對促進我國雞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功能性蛋制品市場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現已與西安格潤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泰樂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團隊創始人韓天嬌表示“這個獎項是對我們團隊所有工作的肯定,在獲獎激動之余,我深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雞蛋產業還面臨蛋雞飼料成分單一、蛋品深加工不足等問題,在后續的科研工作中,我們將結合產業面臨的問題,繼續深入研究,突破瓶頸,為雞蛋產業高質量發展做貢獻。在整個備賽過程中,特別感謝學校、學院以及實驗室團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我們也將不忘初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堅持做我國特色雞蛋產業技術變革者,創新賦能鄉村振興!”
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糖工程中心研發團隊聚焦于天然多糖/寡糖的制備、結構與功能研究,在我國率先將生物質譜技術引入糖類物質分析研究,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60余篇,擁有20余項專利、省部級以上獎勵2項,相關技術已于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轉化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團隊師生表示,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不斷深化拓展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的“西大模式”,著力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勇闖創新“無人區”,力爭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本屆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鄉村振興局、共青團中央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重慶大學承辦,共吸引全球111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40余萬個項目、1450余萬名學生報名參賽,參賽項目數和報名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本屆大賽,西北大學共有622個項目報名參賽,累計參與學生3284人次。大賽期間,學校多次邀請校內導師、校外專家,開展項目挖掘、輔導近百余次。在省級復賽中,學校共獲得省級金獎3項、銀獎9項、銅獎30項。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
心懷“國之大者”
聚焦專業領域
勇攀科技高峰
西大學子用實際行動踐行時代使命責任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
貢獻西大智慧與力量!
原文鏈接:https://3g.k.sohu.com/t/n649135135?serialId=68d640a8e27514d10a71c58881aadae3&showType=&shp1=NjkwOTQxNjAyMTI3NTYzOTgxNg%3D%3D&sf_a=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