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教育部公布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結果,西北大學“三全驅動,五鏈融合,‘富硒茶’從秦巴腹地走向世界”被推選為全國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成為本屆陜西唯一上榜項目,這也是西北大學首次獲得此項成果。


該項目作為西北大學產學研合作計劃項目于2018年立項,由岳田利教授領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健康食品個性制造與食品安全控制團隊負責實施,依托西北大學安康富硒速溶茶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進行孵化,是西北大學與幫扶企業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康市科技局、安康市農業農村局合作推進的幫扶項目。
項目實施中,岳田利教授團隊先后在富硒綠茶粉、富硒紅茶粉、富硒黑茶粉及納米硒茶多酚、茶硒蛋白、茶硒多糖全產業鏈的關鍵技術獲得突破,為項目落地提供產品研發、設備研制、標準制定、專利轉讓、成果轉化、試驗檢測、咨詢建議等科技服務,推動專利技術成果在幫扶企業實現轉化,并依靠“全要素供給、全鏈條幫扶、全過程支撐 ”驅動產業發展,通過“人才鏈-技術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五鏈融合整合各類資源,產生幫扶倍增效應。

在幫扶支持和項目加持下,幫扶企業成長為年產值近8000萬元的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位列安康市第一位的出口創匯型企業和陜西省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集茶葉標準化生產、初加工、精加工、國際化營銷、三產融合發展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富硒食品大產業鏈鏈主企業,規?;瓌迂毨罕娫鍪彰撠毜霓r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民營經濟運行先進單位。

項目建成茶葉種植試驗示范區4000余畝、茶葉初加工示范基地、茶葉精深加工園區,年產500噸速溶茶粉、茶多酚精加工生產線以及出口原料茶生產線各1條,幫扶企業獲批富硒茶加工產品出口資質,產品出口中東及東南亞10余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1年底,幫扶企業總產值達到1.32億元,凈利潤收入達到1570余萬元,創造稅收840余萬元,累計出口創匯1360余萬美元。

項目取得顯著幫扶成效,帶動周邊2萬余畝茶園實現平均增收600元/畝以上,實現周邊3000余人次季節性務工,直接或間接幫扶周邊農戶和貧困戶1360戶,戶均年增收超過5000元。

近期,西北大學依托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和平臺被中共陜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評選認定為陜西省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基地,西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被陜西省鄉村振興局評選認定為陜西省鄉村振興干部培訓“四庫”“兩基地”鄉村振興培訓基地第一批入選對象。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原文鏈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210/06/WS633e2878a310817f312f1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