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國家留學基金委主辦、陜西省教育廳指導,西北大學承辦的“感知中國——向先賢看齊絲路考古十年” 活動在西安舉行。該活動吸引了來自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4所高校的40余名國際學生參加。
活動期間,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隊長、絲綢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教授,西北大學黨委宣傳部李琛分別作了“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和“奔跑在絲綢之路上的追夢人”的專題報告。他們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中亞考古隊沿著張騫出使西域的足跡,將尋找古代月氏人的文化遺存、探索絲路沿線人群遷徙交流歷史進程的學術探索,以及開啟的全新研究領域和獲得的豐碩成果。報告彰顯了中亞考古隊隊員們矢志不渝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通、在考古第一線服務絲路沿線國家的堅定信念。
隨后,與會學生參觀了西北大學博物館,并赴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進行實地學習與考察,體驗瓦當拓片技術。交流討論環節,烏茲別克斯坦籍國際學生蘇河、比龍分別結合自身研究方向,線上分享了他們的考古工作經歷和學術研究進展,以及嚴謹的治學理念和獨特的科研方法。
本次“感知中國”活動,通過聽專題報告、參觀博物館、進行學術交流和體驗拓片制作,讓國際學生深刻感受了考古工作的魅力和意義,了解了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師生共守初心,在絲路考古唱響“中國好聲音”的先進事跡,領略了絲路文明和歷史文化對今天世界發展的貢獻。
原文鏈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6/45972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