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無疑是對當今時代形勢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加劇。經過改革開放已逐漸融入全球價值鏈的中國,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要在“十四五”期間繼續保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更需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推動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要從以下五方面發力。
第一,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國內大循環,就是指生產和消費(供需關系)的銜接和匹配主要在國內完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穩定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因此,不僅要把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熱情徹底激發出來,還要讓人民群眾意識到創造財富是為了社會的發展、為了人類的進步。以此,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文化基石。作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西安處處都呈現出歷史的厚重感。只有挖掘古都深厚文化中所蘊藏的現代意義,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敢于冒險、勇于挑戰、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才能探索出一條數字時代促進城市發展良性循環的有效路徑。同時,只有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西安才能以高質量一體化更多更好地融入國內大循環。
第二,培育發展速度快、擴張能力強的企業群體。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這一主要驅動力。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一批來自中國的領軍制造企業活躍在當今國際舞臺,標志著我國工業整體實力今非昔比。但是,中國企業在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邁進時,亟待突破“低端鎖定”的困境。如果企業不通過提高科技研發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來破解“中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短缺”的結構性矛盾,國內大循環的高質量形成很難實現。
民營企業是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力量,而在“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陜西僅5家企業入圍,僅占1%,而位居前三甲的浙江省、江蘇省和廣東省分別入圍企業96家、90家和58家。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陜西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通過“飛地招商”將經濟發達省份的優勢企業與西安本土企業聯合,形成以一個產業集群對接一個產業集群的“一對一”模式,不斷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是當前加快培育西安新興產業集群和優質企業最可取的方式之一。
第三,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形勢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任務更為緊迫。推動國內大循環,需要政府和市場形成發展合力,特別是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一方面,要提升政府服務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政府部門要樹立超前意識、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要提供優質的服務,最大程度地方便市場主體和人民。另一方面,要提高行政效率。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既可以為企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又將增進人民福祉。因此,要推動政府簡政放權,規范行政行為,優化辦事流程,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還應看到,在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一些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例如,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上,與沿海地區還有一定差距。只有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樹立為民造福的觀念,讓政府工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才能在新常態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促進城市發展良性循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一個都不少。
第四,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經濟全球化時代,資源、技術、信息、人員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已成常態,各民族各區域之間的利益依賴和相互依存進一步加深,世界已經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無法分割的共同體。因此,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不僅有利于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有利于對沖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展開來說,一要有強大的需求市場和較高的需求層次。這需要培育高質量的消費者群體,以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二要有龐大且具有成長潛力的市場規模,只有這樣的市場才能為世界經濟帶來新動力;三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既不對市場正常運行形成干擾,又能在市場失靈時及時有效干預,是形成高質量國內市場的根本保障。此外,中國新一輪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須與“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結合。西安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不僅有獨特的地理優勢,還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因此,西安可以通過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而在國內大循環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五,要努力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在全球價值鏈呈現雙環流的格局下,中國已成為連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價值鏈的樞紐國,是“共軛環流”的核心國家之一。此外,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也將推動這種循環結構中的分工日益深化和細化,進一步增強彈性,切實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制造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因此,西安要抓住“雙循環”戰略機遇,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原文鏈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0-11/02/content_44445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