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根據陜西省教育廳《關于組織2021年度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申報工作的通知》(見附件1)和《2021年度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申報工作安排》(見附件2)文件要求,2021年度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申報工作已經啟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獎勵范圍和要求
(一)申報人條件
1.申報期間人事關系在高校的教師、科研工作者(包含離退休人員)均可申報。
2.在高校開展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兼職人員,成果發表時署名單位標注兼職高校的,可從兼職高校申報。
3.申報人原則上應是申報成果的作者或者合作成果的第一署名人。合作成果在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可由第一署名人以外做出主要貢獻的作者(含通訊作者)申報,但獲獎后正式公布名單和獎勵證書中的排名仍以成果的實際署名順序為準。合作成果未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的不能申報。
4.已故作者的成果,系在本屆評獎申報時限內首次公開出版、發表的,經法定繼承人同意,其獨立完成的成果,可由作者生前所在單位提請申報;其作為第一署名人的合作成果,可由其他做出主要貢獻的作者申報。
5.每位申報人限申報一項成果;合作成果限一人申報,或以課題組名義申報。
(二)申報成果條件
6.申報成果的出版、發表起止起止時間:2016年1月1日至2020 年12月31日。研究報告類成果以被有關部門采納的時間為準。
7.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后一卷出版的時間為準,在符合上述申報時限的情況下可做整體申報。
8.叢書不能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報,只能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報。
9.個人學術文集(含論文集),在本屆評獎申報時限內公開出版且首次發表內容不低于 50%的,可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多人撰寫的論文集只能由論文作者以單篇申報。
10.圍繞一個專題,以個人或課題組名義發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標題的系列論文,可作為論文類成果整體申報。圍繞一個專題,發表時標題各不相同的系列論文,不能做整體申報,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篇論文申報。
11.研究報告類成果,須提交實際應用部門(區縣以上黨政機關、廳局級以上事業單位、大中型以上企業等)采納或應用證明以及關于成果效果和社會影響方面的佐證材料。
12.普及類成果獎申報成果形式為著作,須提交關于成果效果和社會影響方面的佐證材料,包括圖書發行量、書評、相關新聞報道、受眾反響等。
13.以少數民族語言公開出版的著作,申報時應有主要章節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翻譯;以少數民族語言公開發表的論文,申報時應附有主要內容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摘要。
14.以外文公開出版的著作,申報時應有主要章節的中文翻譯;以外文公開發表的論文,申報時應附有主要內容的中文摘要。
15.下列成果的申報不予受理:
(1)違反學術規范或著作權存在爭議的;
(2)非學術研究的著作,如教材、教輔、文學藝術類作品等;
(3)研究報告類涉及國家秘密或不能提交實際應用部門證明材料的;
(4)已獲國家、省(部)級和廳局(地市)級獎勵的;
(5)不屬于本獎勵范圍和時限的。
二、評獎學科和獎項設置
(一)評獎學科
1.馬克思主義理論;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思想政治教育;4.哲學;5.宗教學;6.語言學;7.中國文學;8.外國文學;9.藝術學;10.歷史學;11.考古學;12.經濟學;13.政治學;14.法學;15.社會學;16.人口學;17.民族學與文化學;18.新聞學與傳播學;19.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20.教育學;21.體育學;22.統計學;23.心理學;24.管理學;25.港澳臺問題研究;26.國際問題研究;27.交叉學科。
“體育學”不包括 “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訓練學”“武術理論與方法”二級學科;“心理學”不包括 “醫學心理學”二級學科。
( 二)獎項設置
本屆評獎設著作獎、論文獎、研究報告獎和成果普及獎;著作獎、論文獎、研究報告獎分設一、二、三等獎,成果普及獎不設等次。
三、申報程序
2021年人文社科成果申報工作分為網絡填報和紙質材料報送兩個步驟,具體安排如下:
( 一)網絡填報
申報者首先必須于2021年5月6日—5月23日期間,登陸“陜西教育科研綜合管理系統”(http://kygl.sneducloud.com,以下簡稱“申報系統”),根據申報系統提示,按照要求完成申報系統填報工作。
原有的教育廳報獎賬號仍然有效,新的申報者可通過電話或掃描二維碼加群(2021年度教育廳獎申報工作群,見附件3)的方式聯系我們。
(二)形式審查
1.申報者完成網絡填報且經學校社科處在線審核通過后,方可生成PDF版申報材料,并根據《附件材料目錄》(見附件4)提示,統一采用A4紙雙面、一式1份的方式,打印形成送審件。
2.申報者所在學院負責匯總所在單位送審件,于2021年5月24日前提交社科處成果管理科進行形式審查。
3.送審稿經社科處成果管理科形式審查合格,方可按照下面的要求制作正式材料。
(三)正式材料裝訂與報送
形式審查合格的送審稿,請按照以下要求制作正式材料,由申報者所在單位匯總,統一報送社科處。具體要求如下:
1.《申報書》:一式2份(含1份原件);統一用 A4 紙雙面打印。
2.申報成果:著作類、研究報告類、普及類成果一式2份,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膠加貼標簽,標明申報單位、申報人和所申報的學科范圍;論文類成果一式2份(可用復印件),包含刊物封面、目錄和版權頁,分別附在《申報書》后統一裝訂。
3.相關證明材料:申報成果的相關證明材料與《申報書》份數一致,統一裝訂在《申報書》后;論文類成果按《申報書》、成果、證明材料的順序裝訂。
4.著作類成果須提供樣書兩份(不再退回),論文和研究報告類成果須提供全套資料(原件經教育廳審核后即退回)。
5.每項成果需提供評價、應用證明等附件材料,佐證材料需要原件(原件經教育廳審核后即退回)。
按照省教育廳規定,評獎結束后,無論申報成果是否獲獎,所有申報材料一律不再退還。
其他未盡事宜,請及時與社科處成果科聯系。
聯系方式:88308192
電子郵箱:wenkeky@nwu.edu.cn
聯 系 人:張 彤、賀 袁
社 科 處
2021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