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各有關單位:
根據陜西省教育廳文件(陜教技〔2020〕7號)要求,陜西省教育廳2021年度科研計劃項目申報工作已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資助重點
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培養青年教師,穩定高校科技人才隊伍,加快高校科研平臺建設,提升陜西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校內涵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重點支持:
1.對學科發展有推動作用的前瞻性研究和具有原始性的基礎研究項目;圍繞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著力解決區域性、行業性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和難題的應用型研究項目。
2.圍繞當代中國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發展規律,推進理論創新,支撐科學決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3.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合作,著力解決企業難題和提升企業產品質量、產品更新換代、新產品開發、產品生產工藝改進,能夠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性項目。
二、項目類別及申報數量
2021年度科研計劃項目共分為四類,本次組織申報項目類別為重點項目(人文社科類)和青年創新團隊項目(人文社科類)。
1.重點項目(人文社科類):主要資助以科研平臺為依托,與平臺研究方向一致的項目。分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智庫內涵建設項目和協同創新中心項目。每個學校的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高校新型智庫和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可申報3—5項。由所在科研平臺組織申報,學校擇優推薦,列出推薦順序。重點科研項目由省教育廳在學校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審定,確定立項計劃。
2.青年創新團隊項目(人文社科類):主要資助以獲批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的團隊開展的科學研究項目。原則上每個團隊可申報1-2個項目,由所在團隊組織申報,學校推薦,省教育廳審定后確定立項計劃。
三、資助條件和要求
1.申請項目須符合《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2.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申報人年齡小于45歲。(截止2020年12月1日)
3.申報項目原則上應受過學校科研基金的資助,具有較好的研究基礎。
4.項目負責人本年度最多只能申報1項計劃項目,項目成員參與項目數最多不超過3項。
5.禁止同一項目內容多頭申報或申報多個不同類別計劃。申報信息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立項資格。
6.有教育廳在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及前三位參與人不得申報本年度科研計劃項目(以系統內結項狀態為準)
四、資助額度
1.重點項目(人文社科類):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3萬元,智庫內涵建設項目不超過3萬元,協同創新中心項目不超過10萬元(文化傳承類不超過6萬元)
2.青年創新團隊項目(人文社科類):不超過8萬元。
五、預期成果形式
1.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論文≥1篇,論文+其他成果≥3;
2.智庫內涵建設項目:咨詢報告≥1篇(必備),咨詢報告+其他成果≥3;
3.協同創新中心項目:論文+其他成果≥5(其中高水平論文至少一篇,要有技術指標);
4.青年創新團隊項目(人文社科類):論文≥1篇,論文+其他成果≥4(其中高水平論文至少一篇,要有技術指標)。
六、申報時間及材料報送要求
2021年度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申報使用“陜西教育科研綜合管理系統”(登錄地址:http://kygl.sneducloud.com/)。所有申報項目均實行網上在線申報,重點研究項目填報時間即日起截至2021年1月5日18:00;屆時網絡自動關閉,不予受理。
1. 請申請人與社科處平臺建設及綜合管理科聯系,生成系統填報賬號。
2. 請申請人于12月22日前登陸“陜西教育科研綜合管理系統”的“項目申報管理模塊”填寫完成網報后,打印生成項目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于12月23日前將申報材料(一式五份,雙面打印)、項目申請匯總表(一式一份,學院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報送至社科處平臺建設及綜合管理科。
3. 學校組織專家評審,評審結果將通過學校網站進行公示。通過學校評審的申報者請登陸“陜西教育科研綜合管理系統”打印生成正式申報材料一式六份(雙面打印),于1月7日前報送社科處平臺建設及綜合管理科。
未盡事宜,請及時與社科處平臺建設及綜合管理科聯系。
系統技術支持電話:87669498
聯系電話:88308977
聯 系 人:盧天琪
郵箱地址:skcbgs@nwu.edu.cn
社 科 處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