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教師: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文件精神,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整合社會各方研究力量關注文化和旅游建設實踐,文化和旅游部將組織開展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研究項目推薦和委托研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指南
文化和旅游研究項目需圍繞文化和旅游建設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加強戰略性思考,開展前瞻性研究,深入實際廣泛調查,體現服務決策的特點。以下條目分為方向性條目和具體條目兩類。方向性條目(以“*”標注),規定了研究范圍和方向,申請人需據此設計具體題目,此類為優先研究方向,委托立項后,可視實際需求適度放寬資助額度;依據具體條目申報的課題,應選擇對應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側重點,可對條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適當修改。
1.中國文化基因傳承體系研究*
2.文藝理論和評論研究*
3.黃河文化研究*
4.長江文化研究*
5.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
6.信息技術助力藝術創作與傳播方式創新研究*
7.文化建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
8.旅游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
9.法律視角下的文化安全制度設計與應用研究
10.文化和旅游行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
11.文化和旅游領域志愿者服務機制研究
12.講好紅色故事研究
13.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應用型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4.信息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徑及機制研究
15.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的標準化試點工作研究
16.世界級旅游度假區標準研究
17.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背景下文化和旅游的開放與管理研究
18.智能化時代的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研究
19.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管理研究
20.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研究
21.文化和旅游市場舉報投訴機制研究
22.經濟雙循環背景下的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戰略研究
23.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趨勢研判與對策研究
24.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研究
25.文化和旅游企業風險補償及融資擔保機制研究
26.文化和旅游經濟運行監測機制研究
27.旅游景區建設的公共資金支持研究
28.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鄉村旅游政策梳理及實踐模式研究
29.特色旅游小鎮建設中的文化要素運用研究
30.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價值鏈協同創新研究
31.海外線上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研究
32.旅游演藝管理運營機制研究
33.現場演出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拉動研究
34.地方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智庫建設路徑研究
35.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戲曲與旅游融合的路徑研究
二、推薦程序
我校限推薦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研究項目1項,故各學院限報1項。如申報總數超出限額,學校將組織評審擇優推薦。
三、基本要求
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研究項目負責人須具備下列條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具有博士學位,不具有副高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博士學位的青年(不超過35周歲),需有兩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的同行專家推薦;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需設有科研管理職能部門。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機關工作人員不能申報或者參與申報文化和旅游研究項目。
四、委托程序及成果形式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對推薦項目進行評審,向文化和旅游部報送。文化和旅游部擇優開展委托研究,委托研究經費每項5萬元。委托研究項目應于2021年11月底前完成結項,并提交如下研究成果:
1.階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周期內,需以成果要報形式提交階段性研究成果2篇以上,每篇字數為2000字左右。
2.最終研究成果
研究完成后,需以研究報告形式提交最終研究成果,字數不超過5萬字,同時提供成果摘要,字數為3000字左右。
五、報送時間和方式
請于2020年12月7日上午將推薦材料紙件(《申報書》一式9份,《推薦項目匯總表》2份)報送至社科處,同時將上述材料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skcxmk@nwu.edu.cn,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屈岳松
電話:029-88308194
社科處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