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報西北大學研究生人工智能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戰略部署,探索“人工智能+”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實踐,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切實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學校設立研究生人工智能課程建設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項目

1.課程項目建設應體現時代特征、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具備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課程應涵蓋人工智能領域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培養研究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程項目申報分為AI基礎課程建設項目和“AI+學科”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申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申報其中一個子項目。其中基礎課程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技術體系、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倫理規范等,學時為14-18學時;“AI+學科”項目重點聚焦人工智能與學科的交叉融合及應用場景,如考古與AI、地質與AI、文學與AI、法學與AI等,學時為4-8學時。

3.課程形式可采用課堂講授、線上資源與互動、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線上資源應包括教學視頻、章節測試題、實踐訓練等,確保學生能夠靈活學習。

4.申報人原則上應具有相關領域研究經驗以及較高水平科研成果,并能夠把握學科前沿。

5.鼓勵跨學科、跨院系組成團隊聯合申報,申報AI基礎課程建設項目的項目組成員不得超過8人(含項目主持人),申報“AI+學科”建設項目的項目組成員不得超過5人(含項目主持人)。

(二)人工智能賦能專業課建設項目

.申報課程應納入西北大學2022版研究生培養方案并有兩個周期的教學實踐,公共必修課、平臺必修課以及專業方向課均可申報。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具備課程建設基礎的在線精品課程以及我校優勢學科的主干課程。

.課程團隊充分依托大語言模型AI技術,推動課程教學創新實踐對教學資源、教學場景、教學模式及學習方式、學情分析與課程評價體系等進行全面革新。

.課程建設涵蓋個性化教學設計與自適應學習路徑的開發、智能輔助教學工具的建設、多元化教學資源的整合以及智能分析決策系統的構建等

4.申報整體課程建設的項目主持人應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能夠實際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并承擔項目實施。

5.鼓勵跨學科、跨院系組成團隊聯合申報,項目組成員不得超過5人(含項目主持人)。

二、申報名額

 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項目每個培養單位申報名額不限,各培養單位須對推薦項目進行排序。每名申請人限主持或參與1項,學校根據項目整體質量立項,預計立項5-10項。

 人工智能賦能專業課建設項目每個培養單位限額1項,每名申請人限主持或參與1項。預計立項3-5項。

三、申報程序

(一)教師申報與單位審核  

2025年3月24日前,各單位組織教師個人申報或教學團隊申報。申請人需如實填寫《項目申報書》(見附件),并提交所在單位審核。

(二)單位推薦  

2025年3月28日前,各單位進行初步評選,確定推薦名單并排序后送至研究生院。請將《項目申報書》紙質版(一式三份)、相關證明材料(一式一份)及《項目匯總表報送至研究生院教學辦公室(長安校區教學2號樓一層2103室),電子版同時發送至yjsjxk@nwu.edu.cn。

(三)學校評審與公示  

2025年4月中旬,研究生院對申報人資格和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后,學校將組織專家進行集中評審,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確定擬立項名單,并進行公示。

(四)項目立項與實施  

2025年4月下旬,經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正式立項,項目負責人與學校簽訂項目任務書并進入項目建設階段,學校撥付立項經費。

四、經費管理

(一)資助額度

資助額度與課時及內容相關,其中:

1.研究生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項目資助經費分別為:基礎課程建設項目資助經費為4-5萬元/項,AI+學科課程建設項目資助經費為1-2萬元/項。

   2.研究生人工智能賦能專業課建設項目課程建設費用由學校和培養單位共同承擔,學校資助經費為3-5萬元/項,培養單位須補足剩余部分。項目須經培養單位審核并同意承擔課程建設剩余費用后予以推薦。

(二)經費使用  

  項目經費使用依照學校財務相關規定執行,專款專用,可用于教學資料購置、教學課件制作、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等。經費須在建設周期內使用完畢,逾期將予以收回。

(三)成果歸屬  

  項目產出成果產權均屬于西北大學,在線課程、發表論文等成果須標注“西北大學研究生人工智能課程建設項目資助”。

五、驗收形式以及要求

中期檢查:組織專家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

結題驗收:須完成全部課程開發,完成線上課程的建設。

六、工作要求

(一)科學規劃,認真組織  

各培養單位應高度重視研究生人工智能課程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充分動員、精心組織,確保申報工作順利進行。

(二)嚴把材料質量關  

各培養單位要認真、細致準備申報材料,要求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材料文字準確精練,重點突出,邏輯清晰。

(三)嚴格工作紀律  

  各培養單位應嚴格推薦程序和推薦條件,利益相關人員要主動回避。

(四)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審查  

  各培養單位應對項目申報人開展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師風審查,對申報課程進行內容審查。

(五)項目實施與監督  

   項目立項后,項目負責人應按照項目建設方案組織實施,保證項目按期保質完成。各培養單位應積極監督項目建設情況,做好項目結項工作。

    七、聯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問,請及時與研究生院教學辦公室聯系。

聯系人:王珺澤  

聯系電話:029-88308163  

申報人可在3月20日前掃二維碼并備注(培養單位+姓名)進入項目申報群交流。

                 


            研究生院  

              2025年3月13  


< 上一篇

關于開展2025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工作的通知

研究生教學檢查通報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