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及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大學生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增強大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和就業能力,指導其及早做好就業準備,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舉辦第二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的通知》要求,學校決定舉辦西北大學第二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筑夢青春志在四方,規劃啟航職引未來。
二、大賽目標
與國賽、省賽全面對接,努力將大賽打造成強化職業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大平臺、服務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通過舉辦大賽,更好實現以賽促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擇業觀,科學合理規劃學業與職業發展,提升就業競爭力;以賽促教,不斷提升學校生涯教育質量,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以賽促就,廣泛對接行業企業和學生參與賽事活動,推動人才供需有效對接,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三、組織機構
(一)學校成立大賽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就業工作的校領導擔任組長,負責指導統籌協調大賽過程中的相關事項。大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大賽組織委員會,由學工部、研工部、校團委、教務處組成,辦公室設在就創中心。
(二)大賽設專家委員會,由大賽組委會聘請有關部門、高校、用人單位、就業和職業規劃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獨立工作,負責賽事評審工作。
(三)大賽協辦單位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四、大賽內容
(一)主體賽事。包括學生成長賽道和就業賽道,其中就業賽道設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本屆大賽不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賽道。
1.成長賽道。面向本科中低年級學生,重點考察生涯發展理念的樹立和職業目標的設定,圍繞實現目標持續行動并不斷調整的成長過程,通過學習實踐提升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體現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詳見附件1)
2.就業賽道。面向本科高年級計劃求職學生(不含已通過推免等確定升學的畢業年級學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職實戰能力,對照目標職業及崗位要求,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個人發展路徑與就業市場需求的適應度。(詳見附件2)
(二)同期活動。比賽期間,學校將圍繞主體賽事廣泛開展培訓指導、校園招聘、校企供需對接、實習實踐走訪等活動。
五、大賽賽制
本屆大賽采用院(系)初賽、校級復賽、校級決賽三級賽制。
(一)院(系)初賽。各院(系)參照成長、就業賽道方案,可通過班級賽、專業賽等環節擴大參賽范圍,并自主設定評審方式和獎項設置等。院(系)初賽完成后,各院(系)按賽道各組別不低于2人,不超過參賽總人數的8%推薦校賽參賽選手(參賽總人數以大賽系統最終報名人數為準)。
(二)校級復賽。校級復賽包括書面評審和現場答辯兩個環節,書面評審主要考察學生提交的參賽文本材料,綜合考慮各院(系)賽事組織情況、參賽人數、就業指導和招聘活動等因素,遴選約150名選手參加現場答辯,成長賽道、就業賽道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各約50人。
(三)校級決賽。校級決賽參照全國決賽辦法采取現場比賽(具體安排另行通知),入圍校級決賽訓練營選手約60人,成長賽道、就業賽道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各約20人。決賽訓練營將綜合考慮選手參訓表現、指導教師和院(系)支持投入度產生銅獎和優秀獎(每組銅獎6人、優秀獎8人),金銀獎項將在決賽現場答辯環節產生(每組金獎2人、銀獎4人)。
校賽結束后,大賽組委會將從校賽獲獎選手中綜合考慮成績、參賽意愿和備賽投入度等因素,經遴選后按照省教育廳分配我校各賽道名額,推薦參加省級比賽。
六、賽程安排
(一)院(系)初賽(2024年11月)。即日起,參賽選手可通過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平臺(以下簡稱大賽平臺,網址:zgs.chsi.com.cn)報名,報名時間截至2024年11月10日。各院(系)應結合實際確定各自比賽時間安排和具體要求,并于11月18日前報送校賽推薦學生匯總表(附件3)和學生參賽材料。
大賽平臺設成長賽道生涯闖關功能,就業賽道職業適配度測評功能,各院(系)應充分利用相關資源,組織動員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在參加比賽的同時不斷提升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
(二)校賽(2024年11月—12月)。2024年11月19日至30日,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按賽制開展復賽評審,確定入圍校級決賽人選。2024年12月15日前,入圍校級決賽選手參加學校組織的競賽訓練營活動,并通過現場比賽決出大賽最終獎項,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三)省賽(2025年2月—2025年3月)。2025年2月,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省級復賽材料進行線上評審,確定入圍省級決賽人選。2024年3月上旬,入圍省級決賽選手通過現場比賽決出各類獎項,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四)全國總決賽(2025年4月)。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七、參賽要求
(一)參賽選手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每名選手結合自身條件選擇符合要求的一個賽道報名參賽。
(二)參賽選手應按要求在競賽平臺準確填寫報名信息,提交材料應堅持真實性原則,不得含有違法違規內容,否則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及所獲獎項等,并承擔相應責任。
(三)各院(系)應認真做好參賽選手資格審查和提交材料審查工作,確保符合參賽要求。
八、獎勵支持
(一)榮譽獎勵。本屆大賽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以及院(系)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競賽組織先進個人等獎項。
(二)實習、實踐和就業機會。賽事將積極對接各級各類政府、企業和事業單位,挖掘優質實習、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優先為獲獎學生提供資源對接,助力學生成長鍛煉和求職就業。
(三)學分成績認定。尚未修學《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本科生,獲得大賽校級銅獎以上可申請課程免修,課程成績按滿分計算。
(四)評獎評優參考。學校將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納入學科競賽獎勵,并作為A類競賽,參賽情況將作為獎學金評定、優秀學生紫藤獎、優秀畢業生評選等過程中的參考。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抓好落實。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競賽作為就業育人和促就業工作的重要抓手,認真做好競賽宣傳動員工作,不斷提升比賽的覆蓋度和參與度。各院(系)要成立競賽組織機構,制定配套政策,充分調動師生的參賽積極性,要指定專人作為競賽聯絡員,負責賽事的溝通協調工作。校內各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室要將大賽作為主要工作抓手,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賽事解讀、選手選育、培訓輔導等方面為辦好大賽提供有力支撐。
(二)精心組織,全力保障。各院(系)要認真研讀競賽通知,梳理競賽環節,認真謀劃,周密部署,要充分結合院(系)實際情況,為舉辦大賽和相關活動提供必要支持。要積極將競賽與各類就業指導、線上線下招聘等同期活動統籌推進,廣泛動員用人單位參與大賽,助力更多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實現就業。
(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院(系)要積極開展競賽宣傳和培訓指導,引導學生明確辦賽目的和意義。要注重在比賽中積極挖掘生涯規劃和就業典型人物事跡,通過組織生涯人物訪談、經驗分享交流、職場體驗、走訪調研等活動營造大學生職業生涯早規劃、早行動的良好氛圍。
(聯系人:王偉;電話:88308385)
西 北 大 學
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