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及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落實學校相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五一”假期及近期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學校和諧穩定,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放假安排
根據學校安排,“五一”放假時間為5月1日至5日,共5天。
二、工作內容
1.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多途徑多形式做好人身和財產安全、交通安全、防電信網絡詐騙、防溺水等方面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法治觀念和安全防護能力。尤其是加強對防火、防騙、出行以及網絡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務必要求做到以下8條:
①宿舍無人時,務必要切斷所有電源,鎖好門窗,清理廢舊物品,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②不得在學生宿舍內使用熱得快、電吹風、電飯鍋、拉直板等大功率電器,不在無人時使用充電設備,避免充電器長時間儲熱,造成電線發熱,超負荷運轉,從而引起火災。
③外出時不搭乘存在安全隱患的交通工具,注意人身和隨身財物的安全。
④出行應提前查好目的地天氣,根據具體天氣狀況靈活調整出行方式,極端天氣不外出,出行游玩中盡量集體行動,如需私自行動應告知同伴,并保持通訊暢通。
⑤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避免信息泄露,軟件安裝過程中不隨意點擊允許按鈕,不“翻墻”查看、評論、轉發有害信息,不發表不正當言論、不轉發不實信息,樹立良好的網絡形象。
⑥謹防“兼職刷單”“游戲裝備騙局”“就業貸”“培訓貸”等各類金融詐騙活動。
⑦牢記防溺水安全常識,謹記“五個不準”: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⑧學會基本的應急自救、求助、報警方法,切實保障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2.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心理需求和心理危機隱患的學生,院(系)要強化第一時間獲取危機信息能力,及時處理,并聯系心理中心和學生家長,做好家校聯動,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評估、及時疏導、及時干預。
3.開展法紀校規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做到舉止文明、談吐文雅,展現新時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素質。
4.引導學生安排好學習生活。合理調整好休息和學習時間安排,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三、工作要求
1.做好安全教育和隱患排查工作。各院(系)假前要集中開展一次全覆蓋式的安全教育和隱患排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消除安全隱患。
2.做好節假日值班工作。各院(系)按照月度的值班安排做好假期值班工作,值班人員要切實履行值班職責,做好值班記錄,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
3.做好學生離校相關工作。嚴格執行學生離校去向登記制度,做好學生離校去向相關記錄。
4.做好學生返校情況檢查工作。各院(系)學生工作干部應于5月5日晚到學生宿舍,檢查、統計學生返校情況,并將本科、研究生晚點名情況于5月5日晚上9時前分別報送至學生工作部(處)學生管理科和研究生院(部)研究生教育管理辦公室。
請各院(系)及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按照通知要求認真做好相關工作。
學生工作部(處)(武裝部)
研究生院(部)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