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高中演講活動中,趙博選擇了我國病理學的奠基人、西北大學醫學院肇始者——徐誦明先生的故事為演講內容。自那時起,趙博與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緣分便已結下。每學期專業/綜測成績均90+,連續兩年排名第一,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累計獲得4項國家級、5項省級、17項校級獎項,主持一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參與發表1篇SCI論文,獲“2023—2024學年優秀學生標兵”稱號……來自醫學院2021級臨床醫學專業的趙博用汗水書寫“勤奮拼搏”的信念與追求,以行動詮釋著“醫人報國”的理想與使命。
專業做實驗的趙博
歷風雨而志彌堅,步履不停
從小看過的醫療劇是趙博心中的理想火種,讓他立志成為一名醫生。高考填報志愿時,畢業于遼寧省建平縣第二高級中學的趙博選擇了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科學專業。大一時,趙博偶然接觸到了臨床醫學,心中的“那團火”再次被點燃,他決心轉入臨床醫學專業。
然而轉專業并不輕松。趙博說:“這兩個專業職業發展方向截然不同,進行專業思維的轉變很難。”在主動尋找科研導師多次溝通后,他對于專業發展方向和培養計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為了滿足轉專業成績要求,原專業的課程學習他也從未落下。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學期,趙博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如愿進入了臨床醫學班。想起那段時光,他倍感慶幸,“感謝當初的一次勇敢,讓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愿意奉獻終生的事業。”
未真正接觸臨床醫學課程前的趙博與大多數“門外漢”一樣,看到的只是醫者妙手回春、言之有物的光芒,但真正接觸到專業課程后,他很快意識到醫學知識點環環相扣、系統性強,且更新快,這不僅需要對繁雜的專業知識有抽絲剝繭的耐心,而且要有課內外不懈耕耘的毅力。趙博表示:“你甚至可能要熟讀十本有關專業書籍,才能對某個知識點有較為深入全面地理解。”面對厚重的專業課本、繁雜多樣的醫學術語與名詞、細碎且需要自主深挖串聯的專業知識點,迷茫與不知所措是趙博剛入學時的主色調。
但他并沒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每日在教學樓與圖書館間往返,探索自己的學習節奏:醫學名詞龐雜難以記憶完全,有的放矢會讓學習事半功倍;課程任務重,老師上課進度快,他便利用課余時間請教老師與學姐學長,直到熟練掌握課本知識。腳踏實地,不言放棄,他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所有的付出與汗水不斷積淀,趙博取得了連續多學期均績90+的好成績,一張張榮譽證書也成為了他成長最好的見證與勛章。
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躬行悅己
趙博明了自己絕不可滿足于停留在課本知識中,而是要邁出實踐的腳步,從中提升專業技能,讓所學知識真正落地生根。
大四時,趙博與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同學在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一同作為項目主持人,以孕婦缺鐵性貧血數量大的現實情況為切入點,研制出吸收率高、安全性好的補鐵品。他至今仍記得一次次改資料到深夜的備賽狀態,“每一次梳理都會有新的體會和思路”。將比賽與專業使命于實踐中融合,他們最終取得了國家級銀獎,競賽項目中的補鐵產品目前也已成功申請成果技術專利。
在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論壇上,趙博作為隊長,帶領隊伍從糖生物學角度研究平分型GlcNAc調控P-gp蛋白介導細胞耐藥的機制,為克服乳腺癌細胞耐藥提供新的治療策略,連續兩次闖入全國總決賽。雖然第一次決賽時因為答辯重心偏離而留下了遺憾,但他們并未氣餒,而是吸取經驗、重整旗鼓。第二次比賽前,趙博和團隊成員們到實驗室再次完整復現了整個實驗流程,一遍遍模擬問答,最終摘得國家級銀獎。“雖然仍舊稍有遺憾,但備賽的過程是很寶貴的財富。”趙博笑著說。
醫學健康知識科普是趙博的興趣之一。熱愛講故事的他以科普大賽為契機參與組建了醫學院“新血”醫學科普團。他先后組織參加50余次科普活動,從校內到校外,從社區到中小學校,惠及3000余人次,并被新華網、陜西日報等媒體報道。以此為基礎,趙博將兩年來的科普經歷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項目選題,并成功獲得國家級立項。
在與臨床醫生及老師的溝通過程中,趙博爭取到了參與論文寫作的機會。在團隊中,他主要負責圖像處理與文獻查找。摸索著許多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軟件、進行SCI論文的全英文寫作……這些對他而言都是挑戰。“雖然確實很難學,但這些技能對我以后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在老師及學長學姐的耐心幫助指導下,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備戰,團隊的研究成果現已成功發表于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IF=4.6)。
除此之外,趙博還參與撰寫四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并申請成為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參與10余次學術會議,在競賽中獲第一屆陜西省解剖知識大賽總決賽一等獎、西部醫學解剖知識競賽二等獎等獎項,碩果累累。
全面發展知行合一,多彩生活
趙博自入學便積極投身志愿活動,擔任敬老院、退休教師體檢、社區眼科視力義診、校慶活動、醫院導診等志愿者,被評為“西北大學120周年校慶優秀志愿者”,擔任醫學院志愿服務隊隊員,獲評“優秀志愿者”,并成為中國紅十字會急救員。在社區義診中,他感受到人們對于疾病的恐懼以及醫患的誤解,這讓他對醫生這一職業身份有了更多思考——“作為醫者,要多從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定程度上打消他們太過緊張的情緒和多余的顧慮。”
懷揣青春使命,投身學生工作是趙博從未后悔的選擇與擔當。他曾任學院2021級年級助理,解決同學問題;曾任2021級生物醫學科學班團支部書記,帶領所在團支部獲評“四星級團支部”;作為校友使者,在3次活動中服務校友百余人;參與廣播臺播音、采訪工作,獲“優秀學生記者”稱號;擔任學院黨務工作組宣傳委員,參與撰寫文章20余篇……多項學生工作中,寫滿了他的熱情負責。
閑暇之余,趙博還熱心集體活動,主持了醫學院的畢業晚會、迎新晚會等多項活動,還成為了學院合唱團的領唱,在歌聲中讓身心得到全情放松。體育運動也是趙博放松的方式之一,其中羽毛球是他的偏愛,“用力揮動球拍時,內心所有的壓力與煩惱也隨著羽毛球一同飛至遠方了”。
一路走來,提及哺育自己的港灣——西北大學醫學院,趙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醫學院雖復辦不久,但仍為他們爭取到許多資源與優質的實習機會,“西大醫學院用它尚未豐滿的羽翼托舉著我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趙博感激地說。2021級臨床醫學專業班集體也給予了他一路前行的溫暖力量。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做一名有醫德的好醫生,維護生命的質量與尊嚴”,是趙博從未動搖的初心與信念。求學西大,他的心智與能力在各類大賽與課余活動中都得到充分的鍛煉,他在實踐中感受到“自己成為醫者的選擇與擔當被這個世界真實地需要著”。展望未來,他仍在為成為一名優秀臨床醫生的夢想而努力。路漫漫,趙博仍將不斷努力,直至青春將所有夢想都點亮。風起云涌,天地廣博,前行山高水長,而他早已執劍待發,無畏踏浪前行。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740547218524883010&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shaanx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12a720c06c0a82326000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87405472185248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