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劉會民 馬喆 潘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與會委員們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發揮自身優勢,更好支持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馬景林委員在聯組會上向總書記匯報了如何依托學校課程弘揚傳統文化。
馬景林:學生在學校里邊所受教育,最核心的我覺得是理想信念的樹立,總書記講到德育為先的認識、五育并舉的措施和路徑,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是有著特殊價值和意義的。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聚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讓福建師范大學校長鄭家建委員印象深刻。
鄭家建:為什么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關于教育的理念。要把德育為先貫穿在我們教育的整個過程,把總書記重要指示貫穿到我們的教學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讓我們的學生在素質、能力的提升上,價值觀的引領上有更大的作為和空間。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眼現代化需求,適應人口結構變化,統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統籌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蔡光潔委員:教育事業,特別是基礎教育這一塊發生了很多變化,從優質普惠到優質均衡都有特別好的成效。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應該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化,把準變量、做強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
職業教育如何更好服務產業發展,一直是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委員特別關注的問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他深有感觸。
張運凱:要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還有工匠精神融入我們職業教育的培養全過程,提高學生的職業修養和職業精神。實施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解決“有崗無人上、有人無崗上”的問題,讓學生到企業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教育要進一步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委員: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教育帶來了變革性的影響,但是同時也要高度重視我們學生的啟智和心靈等人的基本素養的培養。我們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打造一個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產學研合作的創新生態,為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打造校企地聯合創新平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崔亞麗委員:教育是久久為功的事情,但是本身它有一些地方又是迫切需求的。我們要以新醫科建設為切口,有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更注重在新醫科建設過程中的綜合性人才的培養,把更多的技術轉化成產品,能夠更好服務我們全國的老百姓。
原文連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盟民進教育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_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