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都邑汧渭之會位于寶雞魏家崖

魏家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隊供圖)

秦文公營建的都邑汧渭之會在何處?11月23日,帶隊在寶雞魏家崖遺址進行了三年考古發掘的西北大學教授梁云宣布:“基本可以確認魏家崖遺址就是秦文公營建的都邑汧渭之會。”梁云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四單位于寶雞市陳倉區舉辦的“都邑、陵墓與祭祀——寶雞地區秦文化考古新發現研討會”上報告這一發現的。

《史記·秦本紀》記載:“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營邑之。”從秦文公四年營建到秦憲公二年遷都平陽,汧渭之會作為秦國都城近50年。汧渭之會作為秦人踏入關中營建的重要都城到底在何處,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成為千古之謎。

2014年,寶雞高新區千河鎮魏家崖村村民取土時發現一座春秋早期的墓葬,該墓陪葬銅器組合為鼎、簋、壺、盉,器形為秦式風格,引起考古專家關注。2021年西北大學教授梁云對遺址再次調查,發現城墻遺跡。2022年以來,西北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組建聯合考古隊,由梁云擔任領隊,對寶雞魏家崖遺址進行了持續三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了春秋早期城址、夯土建筑、高等級秦人墓葬、車馬坑、圍溝、手工業遺存等,對魏家崖遺址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魏家崖遺址位于千(汧)河、渭河交匯處東夾角,約百萬平方米,春秋早期為繁榮期,從遺址的地理位置、面積、年代來看,基本可以確認該遺址就是秦文公所居都邑“汧渭之會”。

11月23日至24日,在“都邑、陵墓與祭祀——寶雞地區秦文化考古新發現研討會”期間,來自全國的30多位考古專家現場考察了魏家崖遺址考古發掘情況,并進行深入研討。專家認為,魏家崖遺址為秦都邑汧渭之會這一發現,是近年早期秦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對探索秦人東遷關中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意義。(陳倉區委宣傳部供稿 胡寶林)

原文鏈接:https://www.cnr.cn/sxpd/c/20241127/t20241127_526990561.shtml

< 上一篇

秦文化考古重大突破 魏家崖遺址確認為秦都邑“汧渭之會”

講述“博物館里的中國符號”西大博物館走進鄉村小學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