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果+1 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在哈薩克斯坦成立

記者10月21日從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獲悉,為進一步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推進中哈聯(lián)合考古和遺產(chǎn)保護工作持續(xù)深入開展,近日,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伊塞克分中心成立大會在哈薩克斯坦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行。這是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個境外分中心。

伊塞克分中心將聚焦“金人”及“金人”墓地、伊塞克區(qū)域古代遺址等,以項目為引領(lǐng),將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公共教育等相結(jié)合,開展聯(lián)合考古、遺產(chǎn)保護和文化交流等工作。

與會人員還圍繞分中心目標定位和未來合作計劃等進行了圓桌會談,并實地考察了伊塞克博物館新館、“金人”墓地、拉哈特古城遺址等。

絲路考古中心是由中方倡議,中亞五國合作共建的國際化考古合作平臺,在陜西省文物局的牽頭和西北大學的實施下,統(tǒng)籌陜西省內(nèi)考古研究力量,面向中亞開展聯(lián)合考古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2016年以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伊塞克博物館聯(lián)合開展拉哈特古城遺址考古,開啟了中哈兩國第一次考古合作,為兩國文化合作和友好關(guān)系樹立了光輝典范。

原文鏈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3006773948941228864&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1eeb361f-3237-477d-9808-c55d1af8dd2d



< 上一篇

Honoring history and fostering higher education advancement

西北大學博物館兩件文物入選中學歷史教材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