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北大學魯迅研究論集》

1924年,國立西北大學與陜西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魯迅先生應邀來陜講學,為三秦學子傳播學術,輸送新知。這是西北大學校史上光輝的一頁,由此莫定了西北大學魯迅研究的歷史基礎。早在“西北聯大”(包括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時期,許壽裳、曹靖華、楊晦等人就通過在課堂上講授魯迅作品、撰寫與魯迅有關的紀念和研究文章,引導西大師生了解魯迅、熱愛魯迅。1950年代,侯外廬任西大校長期間,曾多次發表關于魯迅的講話,鼓勵文科師生學習魯迅、研究魯迅。他本人從1941年起就撰寫關于魯迅研究的文章,將魯迅視為中國近現代最杰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還以魯迅倡導的“韌”的精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晚年更將其自傳命名為《韌的追求》,可見其受魯迅的影響之深。在侯外廬校長的引領和帶動下,西北大學的魯迅研究蔚然成風。1951年,在魯迅逝世十五周年之際,西大師生成立了魯迅文藝研究社,創辦了《迅聲》雜志。1956年10月,為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學校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演出了由許幸之編劇的六幕話劇《阿0正傳》。校刊還”,刊登了由景生澤、岐國英、傅庚生、陳登原、單演義等人撰寫的魯迅研究文章。在編輯了“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專號”這些研究中,單演義的“魯迅在西安”研究最具開創性,影響也最為深遠。此外,他還主持建設了魯迅紀念室、魯迅研究資

料室,為西北大學的魯迅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74年,為紀念魯迅西大講學五十周年,西北大學成立了魯迅研究室,創辦了具有廣泛影響的《魯迅研究年刊》雜志,周建人與茅盾先后為該刊題寫了刊名。許多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如王瑤、李何林、唐弢、陳漱渝、王富仁、張夢陽等人,都在上面刊發過文章。該刊不僅廣泛匯集了當時學界最新的魯迅研究成果,而且及時介紹了日本、蘇聯、法國、德國捷克等國的魯迅研究成果,得到了海內外學界的廣泛贊譽。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學校集魯迅字為校名,進一步強化了西北大學和魯迅之間的精神聯系。

1978年,西北大學招收了全國第一屆魯迅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王富仁、閻慶生、李魯歌、余宗其,他們后來都在魯迅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81年6月,西北大學舉辦了“西安地區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魯迅研究名家,如曹靖華、李何林、李霽野、許杰、戈寶權、孫席珍、蔣錫金等應邀出席。這是西北大學魯迅研究史上一次空前的盛會,對于促進魯迅研究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時還是在校研究生的王富仁先生,就是在此次會議上提交了論文《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引起了魯迅研究界的關注,為他日后走向全國學術舞臺提供了重要契機。1994年5月,西北大學承辦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六屆年會,并將現代文學年會與紀念魯迅西大講學七十周年紀念會合并舉辦,來自日本、韓國以及全國各地的一百二十余名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會議。同時,為了隆重紀念

魯迅講學七十周年,學校還邀請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塑了一尊花崗巖魯迅半身像,安放在太白校區圖書館前,這已成為西北大學校園的標志性景觀。2008年9月,西北大學舉辦“中日魯迅研究學術研討會”’,來自日本東北大學、山形大學、順天堂大學以及國內多所大學的三十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出席了會議。2015年,為紀念魯迅西安講學九十周年,西北大學舉辦了““魯迅在西安”暨魯迅學術研討會”(會議原定2014年舉辦,因故推遲至2015年9月),國內外多所研究機構和大學的魯迅研究學者

應邀出席。鄭伯奇先生曾在《魯迅先生與西安》中指出:“魯迅先生曾到過西安,在當時'西北大學’住了二十天,講演了他的小說史。就西安來說,乃至西北來說,這都是文化教育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他建議陜西省及西安市的文教當局和廣大人民,“就在魯迅先生曾經講學和寓居的地方,修建一種紀念館或其他紀念物,以此來倡導學習魯迅、研究魯迅的思想藝術,并表示我們對于這偉大的文藝導師熱烈紀念的心情”。雖然由于歷史原因,關于魯迅的紀念活動時斷時續,但西大的幾代學人對于魯迅的感情始終不渝,對于魯迅研究的熱情也始終不減。可以說,魯迅的名字已經深深地鐫刻在西北大學的校史當中,魯迅研究也成為西大學術傳統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今年適逢魯迅先生在西北大學講學一百周年,為了隆重紀念這位文化巨人與西北大學結下的緣分,西北大學文學院從兩三年前就開始籌劃。我們在長安校區東學樓重建了魯迅紀念室,影印出版了《國立西北大學、陜西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講演集》,并舉辦“中國魯迅研究會2024年年會暨紀念魯迅西安講學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本《西北大學魯迅研究論集》也是此次百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旨在展示西大魯迅研究的歷史積淀與學術傳承。書中共收錄了在西北大學執教(過)的41位學者的魯迅研究成果,其中有許壽裳、曹靖華、鄭伯奇等魯迅生前的摯友故交,有侯外廬、陳登原等歷史學家,有傅庚生、景生澤、岐國英、房日晰等古典文學研究專家,還有從事文藝理論研究的郝御風、從事德文翻譯的李述禮、從事哲學研究的張宣等人,當然更多的是以單演義、閻愈新、張華等人為代表的從事魯迅研究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者們。書中所選篇目既有深入的思想研究,也有扎實的史料考證;既有宏觀的理論探討,也有細致的文本分析,充分體現了西北大學魯迅研究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我們將這些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文章匯集在一起,試圖勾勒西北大學魯迅研究的歷史脈絡,也盡可能地展現西大學人的個性風采。限于篇幅,每人僅選了一篇文章,依照作者的齒序排列。其他成果則編入“西北大學魯迅研究論著索引”,作為附錄放在最后,以備讀者查閱。

一百年前魯迅來西北大學講學,播撒下新文化、新學術的種子。他與這所大學所結下的緣分,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西大學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這所大學的學術傳統和人文精神。百年來,西北大學的幾代學人篳路藍縷,覃思精研,在魯迅研究方面成績斐然,備受矚目。這本論文集,是追溯,也是總結,為紀念,也為傳承。希望下一個百年,乃至更的未來,西北大學的魯迅研究事業仍能薪火相傳,代代不息。

《西北大學魯迅研究論集》,姜彩燕/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2024年版。

原文鏈接: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ad/html/202410/19/content_228869.html

< 上一篇

第十三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

長安里的文物:漢代的銅火鍋——鐎斗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