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春蠶不老 夕陽正紅》| 弘揚教育家精神“感動教育人物”訪談系列展播③

8338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做好 “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行動年”工作,展現陜西省教育工作者履行教育強國建設的使命擔當和精神風貌,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由陜西省教育廳、陜西廣播電視臺《教育正能量》、陜西教育融媒體中心、陜西省中小學影視教育協會聯袂推出“感動教育人物”訪談錄。通過對我省教育管理者、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社會各界的訪談,深入挖掘先進的教育觀念、有效的育人經驗以及感人的教育故事,宣傳先進理念和感人事跡,展現三秦教師精神面貌和高尚師德,讓社會和人民群眾更多理解教育、認同教師、關心教師、支持教師,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態。

1A286

在化石的海洋里,尋找生命的密碼;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種希望的種子;在這片充滿歷史底蘊的校園里,舒德干院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靈魂的工程師。

做科學實踐的引領者

“穿越歲月的塵埃,只為那一抹生命的色彩。”

舒德干院士的科研生涯,是沿著達爾文科學精神足跡不斷前行的旅程。他在古生物學領域取得了國際公認的成就,更將這份對科學的熱愛與執著傳遞給了一代又一代學子。

37C72

舒德干院士深知,應該將教學跟科研并重,科研與教學不能脫離實踐。他期待著青年教師能夠打好基礎,把科學研究中的新理念、新思想帶進來,像達爾文一樣去挑戰傳統思想。

9D20

回望自己幾十年來的人生和事業,舒德干院士對古生物學的熱愛溢于言表:“板凳雖冷,心胸火熱,激情澎湃,科學發現的快感妙不可言。化石貌似死板冰冷,其背后的演化故事卻鮮活靈動。”

EA5E

做愛心與奉獻的化身

“孤獨的一滴水極易干涸,消失于無形;若有幸匯入江河,則有望洶涌澎湃。”

教育與科研工作者的雙重身份,讓他將科學研究轉化成科普課堂。線上與線下齊驅,是他對家國情懷的深情表達,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觸動心靈。

8242

在舒德干院士的心中,教育的核心是愛。他真誠關愛每一位學生,為了支持優秀學生和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設立了多項獎學金和助學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父母心”的深刻內涵。

A47E

在科研的征途中,舒德干院士是那顆璀璨的星辰;在教育的田野上,他是永遠的精神引領。他用一生的時光,照亮了無數學子前行的道路,也為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了最寶貴的財富。

81E0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8HsGWSdA_l1aF3dtGcDuUg


< 上一篇

唐代文學學者李浩:“我就是個拉大幕的”

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新型富硒酵母菌株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