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學生的青春勵志故事:有“學霸宿舍”全員考研“雙一流”,有兩宿舍10人全員保研!

青春,應該是什么模樣,奮斗的模樣;

朋友,應該交什么樣的朋友,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益友。

他們,就擁有著這樣的青春和朋友,收獲了勵志的人生,也獲得了珍貴的友誼。他們,是幸福的。

西安一大學“學霸宿舍”全員考研“雙一流”

西安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長智6—269宿舍這6位優秀的女生,4年間彼此陪伴,共同成長,讓原本孤獨難熬的“研”途,變得輕快歡暢起來,最終全員高質量考研深造,這是屬于269宿舍獨特的畢業禮物。

作為通信工程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2020級本科生,長智6—269宿舍這6位優秀的女生一開始就定下了共同奮斗目標——考研。在四年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她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包攬了班級每學年獎學金一半以上的名額,榮獲“校級特色文明標兵宿舍”。

6月21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了“學霸們”以及他們的輔導員王昱老師,聽他們分享了充實的備考過程。

早上8點一起到達圖書館


晚上將近11點回宿舍

李雅靜,418分,考入北京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報考專業排名第一)。

她來自河北,連續3個學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累計獲學科競賽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4項,校級獎5項。

>>>李雅靜分享心得:想,全是問題;做,才有答案。站著不動,永遠都是觀眾。

“上大一時還不太懂,大二時聽學長學姐講現在的就業情況,就覺得在專業上還想學得深一點,所以決心考研。舍友們會在一起聊,很快就聊一起了,大家就開始一起備考。”6月21日,李雅靜說,“全力備考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當時,北京交通大學招生簡章發布后,我壓力很大,因為招錄人數變少了,但很快調整了心態,我就問自己,為什么我不能在錄取名單上呢?幸虧有舍友們陪伴,宿舍晚11點之后屬于我們的夜談時間,大家分享每天學習之余碰到的小驚喜,比如校園里看到了新的小貓,湖里的鴨子又多了幾只,食堂新開的檔口味道還不錯,偶爾也會吐槽今天做到了不會的題目,陪伴讓前行之路變得沒那么枯燥。”

郭芷萱,397分,考入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報考專業排名第一)。

大學期間,她的智育、綜測均為通信工程拔尖班第一名,曾獲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獲“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累計獲得學科競賽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5項、校級獎4項。

>>>郭芷萱分享心得:沒有白走的路,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有回聲。

“平時要好好學習專業課知識,打好牢固基礎。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提升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備考期間要做好科學的時間規劃,及時復盤學習過的內容。”郭芷萱說,“備考時我們相互督促,形成宿舍‘內卷’氛圍。大家早上8點一起到達圖書館,晚上將近11點回宿舍,勤奮和自律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動力。”

辛婉玉,389分,考入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報考專業排名第一)。

她來自河南,是班級班長,曾擔任校大學生藝術團器樂部負責人、2021級學生班主任,連續三年獲“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累計獲學科競賽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2項、校級獎勵5項。

>>>辛婉玉分享心得:悶聲耕作,春天看得見。

“但是就覺得大學本科學歷不夠用,想要繼續深造,所以決心考研。學不動時,我們就一起出去吃個飯,放松一下,回來繼續努力。北京郵電大學招生簡章發布后,縮招了,我有點迷茫,舍友一句話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她說,你不想學你的競爭對手可要考上了。”辛婉玉說,“我本身不是一個很自律的人,但如果一早起來看到舍友們都去學習了,我就會有危機感,所以也變得自律起來,這讓我進步也很大。”

累了就約上舍友 快快樂樂地玩一下午

尚博洋,371分,考入北京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

大學期間,尚博洋累計獲得學科競賽國家級獎1項、省級獎2項、校級獎4項。

>>>尚博洋分享心得:關關難過關關過,長路漫漫亦燦燦。

“備考時會有一些事情影響心態,比如其他同學超快的學習進度,或者有同學在朋友圈分享保研成功的喜悅,都會讓我心生羨慕,也會產生焦慮感,但同時也激發了我對成功的渴望。”尚博洋說,“這個時候,我就約上舍友,快快樂樂地玩一下午,回來后繼續振奮精神,努力復習。所以,心態很重要,把握好學習進度很重要。”

喬杉,371分,考入北京郵電大學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

大學期間,喬杉獲得學校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兩個大學生創業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立項成功,兩個西安郵電大學大學生科技立項項目立項成功。累計獲得省級獎勵3項,校級獎4項。

>>>喬杉分享心得:摒棄僥幸之念,必取百煉成鋼;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

“備考過程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明確的目標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好結果。”喬杉說,備考過程中,離不開舍友們的一路相伴,“那一陣,考研復習日漸緊張,正好一位舍友過生日,我們就悄悄送了她一份禮物,給她驚喜。生日當天我們一起聚餐、拍照、打鬧,徹底放松心情,釋放學習壓力,之后我們又輕裝上陣,開啟新程。”

黃杉,341分,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報考專業排名第二)。

大學期間,黃杉獲得學校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出版專著《數字圖像處理基于OpenCV-Python》,發表學術論文1篇,1項專利處于實審階段,國家級、省級大創項目負責人,獲學科競賽國家級獎1項、省級獎4項、校級獎6項。

>>>黃杉分享心得:選擇和努力都很重要。

“從大一開始,我們宿舍6個人就成了‘奮斗小分隊’。為了提升實踐創新能力,我們都有競賽經歷,或單獨參賽,或組隊合作,比如有一次宿舍組隊做圖書錯架識別項目,文字識別、人機交互、UI設計、系統實現……大家分工協作、各司其職。” 黃杉說,項目經歷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更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奠定了好基礎。“大學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四年的時間足夠我們去大膽嘗試,為未來做準備。”

輔導員評價:她們成功的秘訣在于敢想敢干 意志堅韌

6月21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到6位學生的輔導員王昱老師,王昱老師表示,6位學生都來自陜西省外,來自五湖四海,是通信工程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2020級本科生,每年開學后,這個實驗班會面向全校大一新生選拔,培養方向為科研型人才。

王昱表示,大學期間,6位同學非常踏實勤勉,積極參加各類實踐競賽,多才多藝,全面發展。“她們在很早就確定了考研的方向,你追我趕,一起努力。我記得考研結束后,辛婉玉同學心情不好,說自己沒考好,結果考了一個第一名。備考期間,她們早出晚歸,很少休息。”

最讓王昱老師贊嘆的是,黃杉同學總會在課后給自己增加功課,堅持記錄每次試驗的成果,最后出版了一本專著。“我覺得她們成功的秘訣在于敢想敢干,意志堅韌,想好了的事情就堅持到底,沒有半途而廢。”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兩宿舍10人全員保研!

67份證書、42項獎助學金,總金額高達28萬,包括國家獎學金、西北大學特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來自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的10名女生,11-107宿舍的朱昱科、毛靜雯、王思宇、徐暢、楊柯佳,11-112宿舍的穆欣彤、王昕悅、郭雨露、楊珂思、肖芬,全部成功保研。

其中,毛靜雯保研至北京大學,郭雨露和穆欣彤直博至中國科學院大學,肖芬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楊珂思保研至南京大學,王昕悅保研至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朱昱科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柯佳保研至同濟大學,王思宇、徐暢保研至西北大學。

她們用實力向大家證明:女生,同樣可以學好地質!

“希望女性在這個領域的發揮空間變得更大”

在這兩個宿舍中,姑娘們手握地質學系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共11項,其中5項作為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得了立項資助。

在科研項目之外,兩個宿舍的姑娘們也積極參加著各類學科競賽。徐暢、王昕悅和郭雨露一起參加了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獲得了團體一等獎,其中徐暢獲得了個人最佳理論知識獎。

“課堂筆記大賽”是地質學系一年一度的經典項目,它不僅能夠幫助記憶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能鍛煉思考能力,提高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綜合分析能力。楊珂思曾獲得過課堂筆記大賽的二等獎,對此頗有心得,四年來她已經積累了厚厚一沓的筆記。

作為地質工程專業僅有的8個女生之一,楊柯佳認為,自己所學的方向和國家基建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社會也需要相關人才。在后期的學習中,楊柯佳逐漸發現了一點,“我們這個專業的女生畢業后一般都會選擇做造價工程師或設計方向的工作,但是我希望在未來,女性在這個領域的發揮空間變得更大一些。”她說。

爬坡、淌河、摔跤幾乎是“家常便飯”

每年為期一個月左右的暑期野外考察是地質學系的特色教學項目。對于地質學系的同學來說,出野外是一項有趣卻也不簡單的實踐。爬坡、淌河、摔跤幾乎是“家常便飯”,“但這也是提升實踐能力最好的機會。”肖芬說,“我對地質的大部分興趣都是野外實踐帶來的,出野外會有一些很多不同的體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困難但這種學習方式真的很快樂。”

野外考察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情況,在一次拉測繩中,由于前一天下過雨路面濕滑,加上測量的后溝十分陡峭,郭雨露不小心摔跤了,雖然受測繩限制移動艱難,但大家依舊在盡力幫助郭雨露。一路上大家互相幫助,努力完成測量,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也獲得了別樣的成長。

除了傳統的野外考察,朱昱科還有一段特殊的海上實習經驗。去年8月,她參與了廈門大學“海絲學堂”人才培養計劃,跟隨“嘉庚”號科考船駛入南海北部,探索南海的奧秘。一次次的實踐讓地質學系的姑娘們更加感受到了地質學的魅力,對學科的專業內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確定了在地質領域探尋未來的決心。

西工大兩位女學霸分獲北大、清華推免資格

認識一下西北工業大學的兩位女學霸,一位是杜汶睿,已獲得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研究生推免資格;一位是瞿雯靚,獲得清華大學直博生推免資格。

從“無所適從” 到學會“解決問題”

在校期間,她連續三年獲評優秀大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學業先進個人、社會服務與勞動先進個人等多項個人榮譽,大三學年學業成績位于年級第一(1/94),曾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三等獎、第八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發表高質量會議論文1篇,主持國家級大創1項并獲得良好結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授權軟件著作權2項……目前,她已獲得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研究生推免資格,繼續為祖國“第五疆域”貢獻青春力量。

她就是西北工業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信息安全專業2020級本科生杜汶睿,2020年9月,杜汶睿進入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大類學習。入學后,初接觸數據結構、程序設計等課程時的她感到無所適從,面對復雜的算法和頻繁出現的編程錯誤困惑不已。

然而,她并未因此而氣餒,而是堅信自己具備克服困難的能力,積極調整學習策略,每天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及時復盤,尋找薄弱環節,與同學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專業分流時,她堅定地選擇了信息安全專業,希望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成長為國家所需專業能力過硬的網安創新型人才。

此后的學習過程中,杜汶睿更加投入,她充分利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聯動學習。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豐富的專業實踐中,積極參與了網絡安全實驗技能賽、探索解密等課外活動,力求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文化課和體育同步發展的“全能學生”

綜合測評、學習成績專業雙第一,獲得清華大學直博生推免資格,兩度獲評“博學之星”(全校9人),獲遠航獎學金(全校9人)、翱翔獎學金、吳亞軍獎學金等10余項獎勵,曾獲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西北賽區特等獎第一名(校內首次)、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二等獎,共獲國際、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13項,校級25項。

她就是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物理專業2020級本科生瞿雯靚。

瞿雯靚始終堅信學習是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并不斷為此付諸努力。她共修讀了246.5學分,綜合成績位列年級第一(共105人),電動力學99分、計算物理99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98分、固體物理學Ⅱ97分、電磁學96分、量子力學95分......除了專業課,她還拓展學習其他專業的核心課程,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研究生階段在交叉領域深造打下基礎。

“比起做好完全準備再踏出第一步,我更喜歡在一次次挑戰中獲取寶貴的成長經驗。”在同學們的眼中,瞿雯靚是不折不扣的競賽達人,她敢于嘗試各種各樣的競賽,并在一次次摸爬滾打中取得了豐厚的成績。校內認定的全部物理競賽,她均獲得了省級及以上獎項,其中中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更是取得了校內2022年最高成績。

不僅學習好,瞿雯靚還很全面。“體育比賽是我釋放壓力的重要出口。”瞿雯靚說。

她曾擔任院田徑隊、排球隊副隊長,獲得校三航杯女子排球季軍、校三航杯橄欖球第5名、校黨旗接力賽一等獎、校運動會女子800米第6名、院女子乒乓球單打亞軍、院級小班足球賽季軍、心理劇二等獎等成績。

原文鏈接: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newsId=124661595100517&uid=30146318&utm_uid=30146318&type=1&appId=1

< 上一篇

西北大學一個班24名學生 全部上岸讀研!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