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讓紅色教育成為青春的底色

近日,由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雅慧副教授主持的“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成功入選全國首批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該工作室以黨建引領、專業導向為思想核心,有效引導大學生黨員肩負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責任擔當與歷史使命。

2671AB


4月20日晚,在西北大學宿舍樓區域一塊開闊的廣場上,正在放映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萬里歸途》,吸引了不少學生觀看。這是學校“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每個月一次的“光影之約?紅色放映廳”露天電影活動。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王璐瑤:“通過這一個機會大家聚在一起看一看電影,了解黨的崢嶸歲月、英雄人物的故事,增強了我們愛國愛黨的感情,讓紅色教育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舉辦這樣接地氣、有特色、見實效的教育活動正是西北大學“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的特點之一。該工作室是陜西高校省級輔導員示范工作室,由校內外思政專家、一線輔導員、學生黨員等組成。

4059F1

在生命科學學院,學生公寓進門處設置有黨員服務角,服務角內有醫藥包、文具等生活用品,還有人文社科、黨史黨情類書籍資料,供同學們按需取用。除此之外,最特別的還是放置在服務角內的一個“學生心語箱”。

西北大學“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常雅慧:“讓黨員身份亮起來,哪怕是在一個不是組織生活的場景當中,他也能夠意識到我是一名黨員,我要做好服務的作用、引領的作用。”

2EB28D

工作室不斷探索構建專業教育與紅色教育、學科建設與黨建工作相互嵌入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校內開辟了“筑夢菜園”“筑夢花園”,在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筑夢”黨員初心林,組織畢業生黨員種菜植樹;同時邀請老黨員講授“林間黨課”,通過把課堂搬入青山綠水之中的方式,帶給學生們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獲。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陳玲芳: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林間黨課’是一家三代的黨員故事,講述了真摯的家國情懷,我的感觸是我們這一代黨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有勇于擔當的時代精神,做國家需要的一顆螺絲釘。”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筑夢先鋒”本科生黨支部是“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實踐成果的主要試點支部。近些年,支部先后涌現出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陜西好人”“華大基因創新班”等先進典型。支部成員參與的科研和志愿活動項目獲得國內外各類榮譽200多項。

90E64

西北大學“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常雅慧:“我們需要創造一條‘精神紐帶’,把黨建工作做到學生心里,讓黨組織、黨員、黨建工作能夠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起點新聞記者:原睿


原文鏈接:https://qidian.sxtvs.com/timing/share/content/10502315?74=

< 上一篇

以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

以大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