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大學研發的“猴臉識別”技術在川金絲猴的調查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這項技術已經“進化”到“2.0版本”,可以通過動物行為特征來識別動物個體。
西北大學研發的“猴臉識別”技術是由人臉識別智能系統演化而來,但動物運動靈活且行為豐富的特點,使在野外環境中獲取到的面部數據很難達到數據采集的標準。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猴臉信息也在不斷變化,極大制約了識別的效果。為此,西北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在“猴臉識別”的基礎上,嘗試根據動物的解剖結構提取關節特征,并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有效地挖掘動物行為特征與個體身份之間的關系來識別動物個體。
目前,科研團隊已經將這種方法延伸并推廣至其他多種四足動物,如大象、獅子等。據了解,這項國內首創的監測系統一旦能夠針對靈長類動物實現多模態數據識別,就意味著這套技術幾乎能夠通用于所有的四足動物。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852494502888583240&cdn=https%3A%2F%2Fregion-shaanxi-resource&item_id=1285249450288858324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13152773989&showmenu=false&ref_read_id=89092c7a-a200-4caa-83a5-d67148a4bb71_171342372878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