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區域國別學50人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

第四屆中國區域國別學50人論壇16日在西北大學舉行,論壇以“區域國別學理論與方法”二級學科建設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60余所高校、科研機構的20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

2019年,“高校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聯盟”(簡稱“高校區域國別學聯盟”或“高盟”)在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指導下,由中山大學在全國首倡發起,如今已成為區域國別學領域創辦最早、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品牌活動最多的學科與學術共同體。

第四屆中國區域國別學50人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西北大學供圖

目前,聯盟理事單位覆蓋160所高校的360多家院系與科研機構。聯盟形成了聯盟年會、中國區域國別學50人論壇、中國區域國別學青年50人論壇、全國大學生區域國別演講大賽、全國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論壇、全國區域國別學刊物主編高層論壇等15個子項目。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蔣林介紹了西北大學在區域國別學尤其是西亞北非、中亞南亞研究領域的學科積淀,以及學校長期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學科建設思路。他表示,西北大學加大學科交匯融合,成立了區域國別研究院和區域國別學院,著力打造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區域國別學研究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高盟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區域國別學研究分會(籌)秘書長羅林教授介紹了高校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聯盟的相關情況,希望高盟女教授委員會的成立能夠推動女性學者參與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一步促進中國區域國別學的學科發展。他報告了二級學科建設的情況,強調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發展不能脫離具體的區域和國別,每個學校都應有自身的發展優勢和特色。

引領性發言環節,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創始院長錢乘旦等專家圍繞區域國別學理論與方法的建設做了分享。

特邀報告環節,專家從不同角度出發,探討了中國區域國別研究發展的三階段、區域國別學戰略研究重要基礎建設、美國區域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區域國別學研究方法的人工智能等問題。

主旨發言環節,專家學者圍繞區域國別學理論構建、區域國別學的起源與演化、區域國別學方法論探索、地區綜合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構建區域國別理論與方法的跨學科路徑、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體系等6大主題分別作了報告。

據悉,西北大學區域國別研究肇始于20世紀40年代。如今,已形成區域國別研究院、區域國別學院引領,中東研究所、絲綢之路研究院、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敘利亞研究中心、南亞研究中心等十余個研究機構,近40名研究人員,聚焦西亞北非和中亞南亞的文明起源與交流互鑒、環境及其治理,以及中國—中亞關系、中阿命運共同體研究等特色優勢領域,形成了以《中東國家通史》(13卷)《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8卷)等為代表的科研成果。

原文鏈接:https://www.shx.chinanews.com.cn/news/2024/0318/97827.html

< 上一篇

新發現+2!我國科學家又發現兩種新礦物

西北大學與摩洛哥高校聯合主辦第二屆中阿文明交流互鑒國際學術研討會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