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切實推動百廿年辦學史精神引領優勢、全國文明校園以文化人優勢、綜合性大學學科交融優勢不斷轉化為新時代思政課育人優勢,教育師生在更加廣闊的舞臺體悟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
統籌謀劃強根基
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宣傳工作的意見》,強化“大宣傳”格局對“大思政”實踐的支撐作用。將“持續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任務書。聚焦學科、隊伍、課堂“三個關鍵”,資源、名師、金課“三個著力”,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配套制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提升方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課程思政工作方案》,統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課程建設“三大提升工程”。

2019年4月28日,時任省委書記胡和平來校調研思政課建設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情況
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進課堂,隨機聽課、與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分享學習心得。領導班子成員主動上講臺,擔任兼職思政課教師,主講開學第一課,進一步展示了思政課的理論高度、育人廣度和情感溫度。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各負其責、師生廣泛參與、校內外有效聯動的思政課建設工作機制穩固發力。

思政課堂
改革創新提實效
依托設在學校的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等平臺,推進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群計劃,以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引領特色學科方向,入選陜西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首批思想政治工作重點研究基地。建成陜甘寧邊區史料數據庫,為師生和全社會學習、研究黨史提供了重要平臺。舉辦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論壇和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學術論壇,學科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大家在云端,跟著我一起走進辛亥革命紀念館,走進我們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歷史。”在西北大學與辛亥革命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紅色教育連線”活動現場,思政課教師趙景龍通過5G連線方式,向校內課堂的學生們這樣說到。

“紅色教育連線”教學
以“課程+”、模塊化、“嵌入式”等課程改革為驅動,在全國高校較早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史”教育通識課,開齊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培育集必修、選修和專題課、系列講座于一體的課程群。全面推廣“講好故事,說清道理”的“敘事式”教學法,講活革命故事、校史故事、新時代故事。師生走出課堂、走向實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精神境界,實踐教學成果《西大學子看新時代》《永遠跟黨走 青年鄉村行》《青春實踐路 奮進新征程》等相繼出版,“思想者之家”思政課微信公眾號單條閱讀量超過10w+。
通過教學創新大賽、征集典型案例、遴選示范項目等,引導全體教師把理想信念價值和科學精神、大學精神等融入教育教學,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首批課程思政示范項目,24門課程入選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學校入選陜西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相關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陜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為持續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春風化雨育新人
曾受邀參加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的茍昭赟老師,多次回憶起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時的場景,他說到:“近距離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大情懷、真信任、深理解、厚期待和實要求,我們將以歷史自覺秉守教育初心,用信仰之光照亮未來之途。”2022年入職的思政課教師李維軍,在不到兩年時間就接連取得全省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教學標兵、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成果。他講到:“學校和學院非常關心新進思政課教師的成長發展,在多方面予以關心支持,讓我們很快找到了事業發展的‘助推劑’”。

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在京舉行,西北大學思政課教師茍昭赟應邀參會(右四)
學校建立了“留、引、兼、轉”并行的思政課教師準入制度,在“配齊”的基礎上持續“建強”。以深化“大練兵”主題活動為載體,抓好教授說課、骨干展示、青年練兵、課程思政“四個環節”,使各年齡段、各專業教師都發揮作用、有所提升。每年對在省級和校內“大練兵”展示中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有效激發思政課教師發展后勁。
“‘六要’和‘八個相統一’的重要要求,為自己守好課堂‘主陣地’提供了理論指南,從促行到踐行再到篤行,知行合一的過程讓我對上好思政課動了情,把教學之熱情轉化為課堂之溫情。”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獲得者、思政課教師張晉龍說到。
近年來,學校1名教師入選全國思政課教指委,9人次獲全國高校思政課年度影響力人物、教學能手、教學骨干和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1人入選全國高校首批網絡教育名師,育人成果兩次入選教育部思政工作文庫。28人獲陜西高校“大練兵”主題活動教學標兵、能手。獲批陜西高校思政課省級名師工作室。4名教師受邀參加省委宣傳部“理論宣講面對面”欄目宣講。

西北大學思政課教師受邀參加省委宣傳部“理論宣講面對面”欄目宣講
定期邀請名師大家做客“侯外廬學術講座”“終南思政講壇”等,為師生呈現一堂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課。骨干教師探索課堂與部隊官兵政治理論學習現場“連線共學”,被總臺央視報道。全校學生以“紅桅桿”思政理論學習社團等為引領,持續開展“翻轉課堂”學生講思政課。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王琪景說:“通過思政課學習和實踐體驗,我對黨的創新理論、國情社情等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總臺央視軍事頻道報道西北大學師生與部隊官兵“連線共學”。
協同聯動聚合力
全面推進陜西“大思政課”建設均衡發展示范高校建設,出臺《“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方案》,分別制定了4個省級試點項目建設方案,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大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不斷營造抓思政、重思政、強思政的濃郁氛圍。
充分運用百廿年辦學史文化育人傳統和學校、陜西省紅色資源,組織師生到革命紀念館、西北聯大辦學舊址等地和校史館現場教學,上好“展館里的思政課”。與地方政府、企業、高校、中小學等開展“聯學聯講聯研”“手拉手共建”等。在陜西省文物局等的支持下,開展“新時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課社會實踐活動”,動員省內外10所高校師生從西安出發,途經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洛川會議舊址等地到達延安,追尋抗戰時期進步青年奔赴延安的足跡。獲批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探索“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入選全國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示范項目、精品項目。

“新時代青年延安行”
“追尋革命先輩足跡,我們用腳步丈量紅色沃土。挺直脊背莊嚴宣誓,我們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重走“延安路”上,歷史學院學生劉立新這樣寫到。文學院學生馮佳怡,每周在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同時,還要參加“延安革命文物思政課”的學習。她說:“通過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從理論學習和歷史感知中都對黨的不懈奮斗史有了全新的理解”。

展館里的思政課
展館里的思政課學校以陜西高校“大思政課”建設“一校一品牌”創建項目——“基于‘三講融合 三堂聯動’的‘大思政課’敘事模式構建與實踐”為帶動,接續講好“興學求強、以學報國”“文以載道、振興西北”“作育英才、創新創造”的西大故事。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名師、陜西高校思政課省級名師工作室負責人王強說:“在學校全力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引領下,我們將敘事理念和方法與思政課充分對接,在全國100多所大學推廣,師生講著故事學思政,讓思政課‘活起來’,才能‘火起來’。”
在奮力走出一條西部地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子的全新實踐道路上,學校將不斷總結經驗、固化成效,切實發揮好“關鍵課程”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重要作用,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出“西大貢獻”!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QOtCFnshZQrhadJpU2MrHQ
西部網(陜西新聞網):http://news.cnwest.com/sxxw/a/2024/03/16/22444325.html
陜西頭條客戶端: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4/03/16/content_2746812.html
陜西教育新聞網:http://www.sxjybk.com/2024/0315/85541.html?isShare=true
二三里: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newsId=124660742227831&uid=30146318&utm_uid=30146318&type=1&app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