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個!陜西一中心入選

3月13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文,公布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名單,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入選。

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批準設立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平臺,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是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舉措。經組織推薦、現場答辯、實地考察、專家評議環節,首批遴選產生了 20 個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名單附后)。

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聚焦“弘揚踐行延安精神”,將構建以延安革命文物為核心,革命文化價值挖掘、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延安精神傳承弘揚“三位一體”的研究及育人體系,致力于建成“延安精神闡釋弘揚高地、校地協同育人創新示范平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技術中心和高端智庫”。

中心充分發揮西北大學在黨史研究、文物保護技術研發、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與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革命文物收藏保存、延安精神闡釋弘揚方面的資源優勢深度結合,通過實施課題研究計劃、教育實踐計劃、人才培養計劃、跨學科合作計劃及決策咨詢服務計劃五大建設計劃,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推動研究方向的落地落實和中心成果的豐富產出,發揮在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西北大學以考古學科為基礎,積極整合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文化傳播學等多學科綜合優勢,圍繞革命文物和紅色歷史資源,率先成立了西北大學延安精神與黨的建設研究院、西北大學革命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機構,參與推動成立了陜西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9位教授入選陜西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家庫。

長期致力于延安時期的中共黨史研究,建成并上線陜甘寧邊區史料數據庫,是國內研究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陜甘寧邊區史和延安精神最具權威性、專業性的文獻數據庫,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編年史(十三卷本)”等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項目,出版《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話說延安精神》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

2021年,西北大學與延安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不斷探索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播傳承的理論與方法,積極推動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工作,并對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工作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2023年12月14日,西北大學與延安革命紀念館共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推進會

2023年,由陜西省文物局5家單位聯合主辦、8家單位共同承辦、16家單位協力支持,西北大學組織實施的“新時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課社會實踐活動,獲評教育部、國家文物局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全國十佳優質資源示范項目。“講好延安革命故事·賦能西大紅色基因——西北大學‘大思政課’主題案例”獲評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全國百佳“大思政課”優質資源精品項目。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最早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建館70多年來,充分發揮以革命文物為中心的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等重要功能,在宣傳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歷程,發揚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0年,被中宣部確定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一期)紅色基因庫首批試點單位。為充分用好革命文物,弘揚延安精神,先后進行十次陳列提升改造,每年結合重要紀念活動,立足權威史料、重要文物和先進展覽形式,舉辦各類專題展20余個,其中《鑄魂——延安時期從嚴治黨》《偉大長征 輝煌史詩——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展覽》榮獲“全國十大精品展覽優勝獎”。

先后出版了《新中國的雛形——陜甘寧邊區政權史話》《追尋劉少奇的足跡·劉少奇與延安卷》《延安時期周恩來》《鑄魂——延安時期的從嚴治黨》《史唯然》等近30部專著,成立“延安精神宣講團”,舉辦“七彩學堂”“傳承紅色基因”等系列活動,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制作的百集紅色故事短視頻《延安·延安》,全網點擊量超過3000萬,在“學習強國”“印記·紅色故事革命文物”專欄平臺持續推送。開發出以圖書出版物為主的文創產品近百種,推出全國首套革命文物數字公交卡,開發的“毛澤東題詞書簽”“《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掛件”“批評與自我批評原子印章”“七大紀念冊復刻筆記本”等紅色文創產品獲得公眾廣泛贊譽。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名單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北京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師范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吉林省博物院(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

—吉林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南京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南湖革命紀念館—浙江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廈門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山東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漢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四川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遵義會議紀念館—同濟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李大釗紀念館—河北師范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山西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紀念館—上海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江西師范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華東野戰軍總部舊址

暨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臨沂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湘潭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北大學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1SqRKmZ2vgIoLtLVwup1w

西安新聞網: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03/14/content_6862437.htm

中國新聞網: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180220.shtml

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48579

鳳凰網陜西:https://sn.ifeng.com/c/8Y7nmfMKJ4a

< 上一篇

陜西一機構入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西北大學與香港大學共建地球與行星科學聯合中心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