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西北大學協(xié)助拍攝的精品紀錄片《大秦嶺》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播出。
該片分別從地理、自然、歷史、文化等四個角度,全方位呈現(xiàn)保護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挖掘秦嶺人文價值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張國偉院士、董云鵬教授、李保國教授、王子今教授、李浩教授、錢耀鵬教授、史黨社教授、曹振明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出鏡并參與紀錄片創(chuàng)作。


片中,張國偉院士、董云鵬教授在第一集《大地之脊》出鏡,從秦嶺復合造山帶的地質現(xiàn)象出發(fā),解讀了秦嶺被稱為“大地脊梁”和中華文明棲息之地的深刻意義。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保國和博士生侯榮在第二集《萬物共生》出鏡,實地介紹秦嶺金絲猴種群以及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情況。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子今、史黨社,文化遺產學院教授錢耀鵬,文學院教授李浩在第三集《中華祖脈》出鏡,從歷史上的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角度解讀秦嶺與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深刻關系。哲學學院曹振明副教授在第四集《天人合一》出鏡,闡釋中華民族“祖脈”——秦嶺所蘊含的豐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價值。
多年來,西北大學發(fā)揮地緣、學科優(yōu)勢,積極服務國家戰(zhàn)略,深耕“一座山——秦嶺”“一個家園——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搭建學科交叉研究平臺,產出一系列前沿成果。
據(jù)了解,該紀錄片采用4K超高清技術規(guī)格,通過航拍、延時、顯微攝影等綜合全面的拍攝方式,運用紀實拍攝、跟拍采訪與情景再現(xiàn)相結合的手法,探尋從秦嶺孕育而出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根和精神脈絡,還原發(fā)生在秦嶺腳下的文明起源發(fā)展和周秦漢唐壯闊歷史,記錄秦嶺自然界最珍貴的物種與生靈,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宣傳生態(tài)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564/10485147.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