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以主題教育為引領 推進教師評價改革

教師評價改革是教育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對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合理、全面的教師評價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五唯”是教師評價的頑瘴痼疾,是主題教育中需要檢視的重要問題,學校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邊檢視邊整改,將破“五唯”作為突破口,積極改革職務評審機制、轉變資源配置理念、改革資源配置方法,全力推進教師評價改革向縱深推進。

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按照“師德為先、學術導向,全校統籌、一院一策,創新機制、分型分類,強化考核、聘期管理”的原則,強化對教學實績、成果評價、組織程序等重要環節的把控,確保職稱評聘改革落地見效。二是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貫穿始終,在資格審查、組織推薦、基層評審委員會等各環節中夯實院(系)黨組織的政治責任,明確要求院(系)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院長組成雙組長制推薦小組,院(系)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全程列席基層評審會議,實施政治監督。三是科學合理授權。在“一流”學科單位和重點建設學科單位推行評審分會限額單列評審,在其他單位推行基層評審委員會推薦排序,對于新增設的代表性成果評審渠道和社會服務型評審類型由學校統一評審,做到“松綁不降標”,確保評審質量。

突出實績導向,構建職稱評審新范式。一是堅持分型分類評價。除傳統的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科研為主型,新設置面向在決策咨詢、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突出實績教師的社會服務型。二是“一院一策”制定評審條件。在全校統籌基本條件和底線要求的基礎上,各院(系)制定本單位的晉升條件,形成“一院一方案”。三是完善同行評議機制。利用第三方機構進行小同行評價,前置學術評價和學術水平的入口關。四是突出育人成效。對教學為主型的申報范圍,由承擔全校公共基礎課教學的教師,擴大到在教學研究與實踐方面做出突出實績的教師。取消對教學工作量的統一要求,各院(系)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工作量,并在教學為主型和教學科研型中將教學科研項目、教學獲獎、指導學生獲獎等方面的業績列入晉升高一級職稱的必要條件。五是落實聘后管理。強化聘期管理機制,通過高級職稱評審的教師,與學校、院(系)簽訂首聘期工作協議,明確工作任務,進行公開公示,做出匯報承諾。

開辟綠色通道,不拘一格評價人才。一是開辟“代表性成果評審”渠道。引導教師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取得現有評價體系之外突出成果的副教授提供晉升教授的綠色通道,讓不同類型的人才都有發展通道和成長空間。二是優化破格評審條件。打破“唯資歷”傾向,允許業績成果突出的教師突破資歷條件或同時突破資歷學歷、成果條件,申報高一級職稱,避免職稱評定工作“一刀切”。三是暢通特別評審渠道。對學校建設和發展亟需引進的優秀人才和到校工作不滿半年的青年教師,開辟高級職務特別評聘渠道。對獲聘教師采用準聘—長聘制管理,制定差異化的聘期任務,圍繞項目、成果、獎勵等設置多種組合,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權,2021年4月以來,共計評審通過準聘教授22人,準聘副教授92人。

5月9日,《陜西省教育工作情況》〔2023〕第13期刊發了《西北大學以職稱制度改革為抓手 全力推進教師評價改革》一文,對西北大學教師評價改革情況進行推介,這是西北大學主題教育期間取得的又一成果。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著力點,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全面升級“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開放辦校、改革興校、依法治校”的發展戰略,不斷將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轉化為奮力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務實舉措。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574620347898590980&item_id=357462034789859098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87682500467&showmenu=false&ref_read_id=42651263-2567-47c4-bd01-17f38d6baf1f_1687827293208&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 上一篇

西北大學:祝畢業生們前途璀璨,勇毅前行

趙一德在調研督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時強調全力以赴拓崗位優服務強幫扶 確保完成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目標任務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