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創新中國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辦

4月14日,“第十四屆創新中國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安芷生、張國偉及相關領域學者以“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加強基礎研究”為主題,與大家進行交流研討。

創新中國論壇由中國科學報社與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于2010 年聯合發起,目前已舉辦了14屆。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擔任論壇主席,論壇服務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全方位推動中華民族“創新夢·中國夢”而努力,是科教界公認的知名品牌。

侯洵院士在致辭中表示,他取得的科研成績得益于黨的培養和教育,得益于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的激勵以及言傳身教。他鼓勵科技工作者發揚求真務實、銳意創新、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的科學家精神,在源頭創新方面勇于探索,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水平。

張國偉院士作了題為“當代地球科學和大地構造學新發展新思考—加強基礎研究,服務國家與人類”的報告。他圍繞當代人類社會發展對地球科學新需求、當代地球科學大地構造學新發展新思考、當代大地構造學發展新理念新思維三方面,系統闡釋了地球科學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如何構建地球系統科學理論及知識體系,探索認知地球及其宜居性與規律,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大地構造學發展的目標、方向、優先發展領域和核心科學問題。

大家表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科學不能缺位,科學家更不能缺席,有科學家的地方就應該有科學家精神,培養科學家的地方更需要科學家精神。要在老一輩科學家和科學家精神的引領下,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責任,為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由中國科學報社、西北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主辦,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陜西省科學院聯合承辦的這次論壇上,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瞬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姚保利,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量子頻標研究室副主任董瑞芳,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阮軍,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地球環境學報》常務副主編譚亮成,陜西省西安植物園研究員王亞玲分別以“追光捕快,察微顯納”“基于頻率糾纏源的量子時間同步研究”“國家授時中心原子噴泉鐘研制”“中亞超級大旱與史前絲綢之路開通”“民族花木種業振興-木蘭”為題作了報告。西北大學城環學院教授王寧練、地質學系教授張興亮、生命學院教授關鋒、物理學院教授張春梅分別以“冰川與綠色絲綢之路”“黑色頁巖:基礎研究與國家戰略”“糖質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灰姑娘’”“體光伏效應:光伏領域新革命”為題作了報告。

原文鏈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564/10132383.html?isShare=true

< 上一篇

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基礎研究第十四屆創新中國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辦

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加強基礎研究 第十四屆創新中國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辦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