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成功舉辦“中國+中亞五國”系列講座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公共產品,有效推動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與發展。為總結“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就、經驗、前景、挑戰,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西北大學《中亞論叢》編輯部、西北大學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聯合推出“中國+中亞五國”系列講座,邀請中國及中亞五國高校、智庫機構的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從而推動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不斷邁向新的臺階。

2023年4月7日下午3點,系列講座第一講由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院長、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教授主講,講座題目為《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中國與中亞五國關系發展》。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蔡艷彬研究員主持了本次講座。

盧山冰教授為師生做講座

盧山冰教授是政治經濟學博士,二級教授,經濟學、中國史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曾獲陜西省教學名師(2018),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0),國家級領軍人才(2020)。在中亞研究領域,盧教授獲得了杰出的學術成就,曾得到來華訪問的哈薩克斯坦托卡耶夫總統接見并合影(2019)。

盧山冰教授的講座,系統梳理了十年來中國與中亞五國的關系,以實例和相關數據展現出中國與中亞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聯系和友好交往。在此基礎上,盧教授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剖析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的發展前景。在政治層面,深化友好關系:中國與中亞五國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世界發展倡議、世界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友好關系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共同創造新的黃金30年。在經濟層面,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經貿與投資:深化能源和礦產資源領域合作,實現中國和中亞國家優勢互補;在非能源領域開展合作,在多領域多產業探索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新路徑、新模式,建設好中吉烏鐵路;依托當地國資源優勢,打造冶煉等產業價值鏈,推進中亞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通過制造業領域合作,以制造業提升中亞國家在全球制造業中的地位和水平;推動文化旅游領域合作,共同打造“絲綢之路文旅黃金走廊”,借鑒中歐班列經驗開行中歐(旅游)班列。在文化層面,深化教科文衛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中國與中亞五國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合作培養人才;加強中國與中亞五國科學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建國際合作實驗室;加強歷史文化、當代文化研究與人文交流合作,推動民間外交,促進民心相通,包括建設好西北大學“中亞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加強醫療衛生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各類疾病,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

講座線下會場

講座結束語部分,盧山冰教授表示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西北大學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應深入開展中亞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在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交流合作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閆偉教授對本場學術講座做了總結發言。閆教授指出,中亞是 “一帶一路” 建設的重要區域,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合作典范不僅是經濟上的互利共贏,還包括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以及民間往來的相互信任。

閆偉教授做總結發言

本次講座,拓寬了研究院師生的學術視野,加深了大家對中國與中亞關系的理解。同時,本場講座是“中國+中亞五國”系列講座第一講。期待后續的講座,能夠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中亞區域的了解與認知。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原文鏈接:https://ishare.ifeng.com/c/s/v006Gw4iwXW5U0jumBbqSzU9nYJX-_zzR17Ludrrh4-_EZNtdsQEtwbEW9Jr0TQ--TsjgHX?spss=np&channelId=&aman=fgU043gr3rZfgYhg04bMDYExMj9AyMdjJh7ZmYgyMTjA21a00v&gud=1j4499319Y179p8004000J004

< 上一篇

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成功舉辦“中國+中亞五國”系列講座第一講《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中國與中亞五國關系發展》

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成功舉辦“中國+中亞五國”系列講座第一講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