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6日,由中國政治經濟學各理事單位共同主辦、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的第15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行。本次會議共進行2場主旨報告、14場主題報告,7個分論壇60余篇論文交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遼寧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和西北大學等40余所國內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位正式會議嘉賓圍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重大理論和實踐議題,發表觀點、開展交流;線下200余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師生參會,超2000人在線參與論壇,主論壇網絡直播超5000人次觀看,累計8000余人次參會。

開幕式線上嘉賓


開幕式線下主會場

線下分會場

郭立宏校長致辭

白永秀教授致辭

逄錦聚教授做學術報告

洪銀興教授做學術報告
11月5日上午,年會開幕式上,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教授、本屆年會主席西北大學白永秀教授分別致辭。開幕式后的主旨演講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原南開大學副校長逄錦聚教授做了報告,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原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做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及其道路創新》的報告。西北大學副校長吳振磊教授主持開幕式和主旨演講。

吳振磊副校長主持開幕式和主旨演講
隨后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上,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研究院院長、原四川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丁任重教授以《共同富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為題、中國人民大學邱海平教授以《二十大精神為引領 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為題、復旦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張暉明教授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體系的四點思考》為題、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旭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為題、遼寧大學經濟學部副部長、經濟學院謝地教授以《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為題分別作了精彩報告,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藝明教授就各位專家學者的報告作了精彩點評。本階段報告會由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教授主持。

11月5日下午,年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經濟思想史與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經濟政策”“宏觀經濟與黨的領導”“收入分配與共同富裕”“數字經濟與平臺經濟”七個分論壇同步舉行,62位入選論文作者就相應主題進行了匯報,與會嘉賓充分交流討論,取得了良好效果。

11月6日上午,年會舉行主題報告及閉幕式。上半場主題報告上,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任保平教授以《現代化新歷史起點上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教授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索的歷史經驗》為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張銜教授以《市場調解的雙重性與共同富裕》為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副校長董小麟教授以《論新發展格局構建中的三重基本關系》為題、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蓋凱程教授以《數字經濟、數字空間與數字地租》為題作了精彩報告,廈門大學張興祥教授作了點評。

下半場主題報告上,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經濟學院高帆教授以《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特征及含義》為題、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馮志軒教授以《不平等交換、積累模式與農業“剪刀差”》為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喬曉楠教授以《共同富裕與中國經濟循環的重塑——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邏輯與經驗證據》為題、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副院長李幫喜副教授以《實體經濟結構性失衡與經濟虛擬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與國際比較》為題作了精彩報告,武漢大學周紹東教授作了點評。上下半場學術報告會分別由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何愛平教授、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師博教授主持。

在閉幕式上,西北大學副校長吳振磊教授代表本屆年會承辦單位致辭。下屆年會主辦方代表武漢大學羅知教授致辭,歡迎學者同仁于2023年齊聚武漢。閉幕式由年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孟捷教授主持。

年會理事長 復旦大學孟捷教授主持閉幕式

本屆年會承辦方西北大學與下屆年會承辦方武漢大學交接會旗
本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是我院2008年承辦第二屆年會后又一次承辦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學院也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為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貢獻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貢獻西大智慧。
原文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2172703/rmh3217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