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舉辦首期碳中和學院學科交叉青年學者沙龍

8月21日,第一期碳中和學院學科交叉青年學者沙龍在線上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為“二氧化碳封存、監測與評價”。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北京大學、延長石油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榆林學院及我校的十二位青年學者參與沙龍學術交流,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與力學研究所李琦研究員、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黃偉正高級工程師、我校馬勁風教授、馬俊杰教授擔任點評專家。

規劃與學科處、碳中和學院負責人,吉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與力學研究所以及我校的70余名師生在線參與研討,我校地質學系于紅巖副教授主持沙龍。

常江在致辭中對參與此次沙龍活動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介紹了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的建設目標、意義和發展定位,以及學院成立以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開放辦學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他指出,當前是碳中和技術形成的重要窗口期,迫切需要多學科知識與技術的協同支撐,而青年學者正處于思想最活躍、創新能力最旺盛的階段,是推動學科交叉研究的有生力量。他希望通過活動的舉辦切實發揮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搭建學科交叉融合的交流平臺,吸引不同高校、院系及學科的青年學者進行思維碰撞,互學互鑒;二是全面掌握我校青年教師在碳中和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和水平;三是鼓勵更多青年教師參與有組織的科研攻關,在創新實踐中脫穎而出,推動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雙碳”研究梯隊。

活動中,十二位青年學者結合沙龍主題和自身研究方向作了主題發言,與會專家針對各個報告進行了專業、深入和細致的點評,就報告中的相關問題與青年學者展開了交流與探討。

“碳中和學院學科交叉青年學者沙龍”是西北大學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沙龍結合《西北大學關于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以“推動交叉、培育交叉”為導向,以培育匯聚“雙碳”青年學者隊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每月以專題形式邀請校內外中青年科研骨干、行業專家進行集中研討,對于具有較好研究基礎和發展前景的交叉團隊將給予專項培育支持。

< 上一篇

情系絲路考古

視頻|陜西清涼山:石窟保護的基層之“困”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