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榆林市人民政府與西北大學在陜西榆林簽署共建碳中和科創中心合作協議,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陜西省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校地聯合綜合性碳中和科創平臺,將開展碳中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孵化、國際交流合作等全鏈條布局,推動高技術成果轉化,打造碳中和創新鏈和產業鏈協同共進的雙創源頭。
榆林市委書記、市長李春臨在致辭時說,作為典型的能源資源型城市,榆林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接續地,新能源發展潛力較大,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背景下,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任重道遠,與西北大學在榆林共建碳中和科創中心正當其時,通過校地合作的方式,探索資源型城市低碳綠色轉型發展的新舉措,為高碳能源低碳化發展開辟新天地。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表示,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西北大學將與榆林市攜手合作,發揮典型示范效應,共同打造和衷共濟、同心同行的“命運共同體”,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以及碳中和愿景貢獻智慧力量,努力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中國方案。
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二中,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代表雙方簽署了《榆林市人民政府西北大學共建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科創中心合作協議》。雙方將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平臺搭建、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為載體,共建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研究中心,秦創原(榆林)碳中和產業創新谷等,探索校地合作新機制、新模式,建立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的合作關系。
李春臨、王亞杰等分別為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西北大學陜西省碳中和研究院揭牌。
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名譽院長和院長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小曳擔任,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和主任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國偉和朱日祥擔任。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為學院院長、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頒發聘書。
揭牌儀式上,張國偉、張小曳兩位院士分別作了題為“自然、人、社會”“關于碳中和問題的思考”的報告。
加拿大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知識國際中心、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日本CCS公司和日本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院(RITE)等單位,為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陜西省碳中和研究院成立發來賀信。陜西省、榆林市政府有關部門及業內企業負責人等100余人參加。
據了解,西北大學作為一所有百年歷史的高等學府,在國內最早開展碳捕集、利用與地質封存技術研究。在陜西靖邊建成國內第一個全流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項目,被列入“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西北大學榆林碳中和學院定位“服務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聚焦CCUS、化石能源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能源互聯網、碳經濟和政策研究等方向開展碳中和技術研發、轉化和推廣應用,重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產業認知、基礎扎實、多學科交叉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學院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初期計劃人員規模達800-1000人,遠期可滿足3000人科研需求。
原文鏈接:http://m.ccin.com.cn/#/news/detail?id=285967&typ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