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用“猴臉識別技術”識別秦嶺金絲猴

中國科學家正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研發“猴臉識別技術”,用于識別中國秦嶺地區的數千只川金絲猴。

“猴臉識別技術”的研發團隊來自中國古都西安的西北大學。與人臉識別技術相似,“猴臉識別技術”通過提取金絲猴面部特征信息,建立秦嶺金絲猴個體的身份信息庫,最終掃描、比對、識別。

“猴臉識別技術完全成熟后,我們可將其裝在野外布設的紅外相機中,系統可自動認猴、命名,搜集它們的行為。”研究團隊成員張河說。

目前,猴臉識別技術處于實驗推廣階段,可識別約200只秦嶺金絲猴。“每只金絲猴,我們采集了七八百張圖像樣本,識別成功率達到了94%。”張河說。

相比人臉識別,猴臉識別技術的不同在于,金絲猴的臉部皮膚區域帶毛區域多,且毛發區域相對更明顯,紋理特征更復雜,對識別系統的深度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需要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個體圖像樣本,來提高識別率。”研究團隊負責人李保國說,“野外環境很復雜,金絲猴不會主動配合,拍到好的圖片和視頻比較難。我們的目標是拍攝到每一只秦嶺金絲猴的圖像樣本,對秦嶺金絲猴都能通過猴臉識別技術完成識別。”

在中國秦嶺地區,目前生活著大約4000只金絲猴,屬于中國川金絲猴的獨立亞種,它們常年棲息于海拔1500米至3300米的森林中,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

猴臉識別技術成熟后應用于實踐,將會明顯縮短科學家對秦嶺金絲猴的研究周期。目前,科學家識別金絲猴主要靠人工,需要先翻山越嶺找到猴群,再長時間觀察、分析金絲猴的個體及社群行為。依靠這種傳統方法,要達到對特定個體和猴群的深度行為分析,往往需要一到兩年。

“采用這種方法,主觀性、偶然性、人為誤差也不可避免。”李保國說,“如果我們運用猴臉識別技術,研究前期的尋找、識別、行為搜集等過程都會被大大縮短,進而提高我們的研究效率。”

川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物種,屬于瀕危物種。猴臉識別技術將有助于科學家建立對金絲猴的深度了解,進而找到更好的方法保護它們。

原文鏈接:https://www.msn.cn/zh-cn/news/techandscience/%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5%ae%b6%e7%94%a8-%e7%8c%b4%e8%84%b8%e8%af%86%e5%88%ab%e6%8a%80%e6%9c%af-%e8%af%86%e5%88%ab%e7%a7%a6%e5%b2%ad%e9%87%91%e4%b8%9d%e7%8c%b4/ar-BB1dQTbE?li=BBVzrUA

< 上一篇

西北大學研發猴臉識別技術 金絲猴可刷臉打卡

西北大學召開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承辦項目工作推進會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