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擘畫的宏偉藍圖、前進方向和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只有明確文化前進方向,繁榮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文化自強,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堅守思想文化主陣地,提高意識形態凝聚力。中國共產黨必須牢牢守住意識形態思想輿論陣地,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偉大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有機統一的客觀要求。從歷史邏輯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它為中國向何處去指明了方向,使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找到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正確道路。從理論邏輯看,馬克思主義是真理體系,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以及開放性。從實踐邏輯看,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才能為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充沛的實踐源泉和不竭的創新動力。

切實加強文化教育,提升人民文化素質。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首先,通過加強文化認同教育增強人民的文化素質。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素質的基本前提,文化自信在本質上就是堅定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根據和現實合理性,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共產黨人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次,通過加強科學文化教育提升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全社會都要擔當歷史責任,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推動健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體制機制。最后,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自信的本質與靈魂,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和道德情操,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蕩中保持民族的精神獨立。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是文化強國的衡量標準。國家生產的產品能否得到人民認可,能否受到世界關注,國家文化創造力能否持續發展,能否持久繁榮,是文化強國的重要表現。首先,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這是發展文化產業、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基礎、關鍵和導向。只有建立在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基礎之上的文化繁榮,才是真正意義的文化繁榮。其次,要充分發揮文化文藝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生產。黨的十九大以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物質的滿足,尤其是在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的基礎上,人們更大程度上追求精神上的豐盈。基于此,文化文藝工作者要尊重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推出能夠滿足時代需求的文化產品。最后,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政府主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然要求。首先,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不僅能應對外來文化沖擊、抵制西方意識形態滲透,還能樹立民族自信心,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繁榮興盛,最終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其次,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之中,因此,要謙虛地接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文化,研究并借鑒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的經驗,從而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增強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使中國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中國人的價值觀更多為世界所接受和認同。最后,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際話語權,事關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新時代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就要扎扎實實夯實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基礎,通過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和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不斷提高國際話語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一個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新世界。

風好正揚帆。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處理好“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之間文化建設的連續性與階段性關系,認識到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要凝心聚力、奮勇前進,匯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偉力,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來源:《陜西日報》 2020年12月23日 第06版)



原文鏈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012/23/content_744725.html

< 上一篇

陜西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提升源代碼漏洞檢準率 西北大學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檢測系統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