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聞網訊 近日,由西北大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會議”在西安舉行。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綜合處處長丁輝在講話中表示,全球氣候變化的本質是過度使用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國際公認的能夠快速顯著減少燃煤發電、煤化工等碳排放的技術解決方案。他強調,大力推動CCUS技術,進一步打造一體化項目的落地運營,將是我國實現碳中和愿景非常重要的途徑。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李豫海介紹,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是未來全球實現大規模減排的關鍵技術之一。陜西能源資源豐富,產業發展集聚,科研優勢顯著,具有CCUS技術研究和產業鏈發展的良好前景。國家應對氣候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致辭中表示,CCUS是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性技術,也是經過努力能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負排放技術。
張賢、趙文智、費維揚、前加拿大國際CCS知識中心總裁Mike Monea、亞洲開發銀行能源部主任翟永平、日本地球環境產業技術機構首席研究員薛自求、中石化華東局二氧化碳研究所副所長劉方志、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楊永智等分別作了題為“中國CCUS技術發展路線圖”“中國石油CCUS技術攻關與應用研究”“二氧化碳捕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等報告。
會上成立了鄂爾多斯盆地CCUS設施科技委員會,常江主持成立儀式并宣讀委員會名單。郭立宏為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張國偉、舒德干、趙國春,中國科學院院士費維揚、周衛健、彭建兵,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綜合處處長丁輝等主辦單位、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代表2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會議。
原文鏈接:http://www.xiancn.com/content/2020-10/12/content_3637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