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解鎖“宅”家實驗新技能 從“要我學”變“我要學”

國際在線消息:實驗教學對于理工類專業學生來說,是專業知識掌握和獲得科學研究方法、實驗技能以及創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宅”家怎么做實驗?不免讓理工類專業師生有些頭疼。

“這學期是物理學院2019級學生基礎物理實驗綜合提高階段,涉及到力熱聲光電磁等十多種實驗。按照實驗教學安排,學生需要每周完成一個實驗。”西北大學任課教師羅惠霞堅定地表示,“雖然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但也絕不能找借口延誤教學。”

“宅”家做實驗是全新嘗試,也很考驗主講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羅惠霞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優先選擇學生可以就地取“材”完成的實驗。

為了上好普通物理實驗課,西北大學學生也不得不開始對家里的各種物品“下手”,從紙板、尺子到凳子、充電器再到鍋蓋、篦子,175名學生物盡其用,有的學生甚至還學會了焊接和噴漆技術,只為上好一堂普通物理實驗課。

西北大學:解鎖“宅”家實驗新技能 從“要我學”變“我要學”

學生自制實驗器材 供圖 西北大學物理學院

“裝置要求要用兩個大小不一的圓盤,我找了很多瓶蓋和圓形紙板,甚至鍋蓋,都以失敗告終。” 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材料物理專業學生陳文輝幾經嘗試,最終鎖定奶粉蓋,成功完成“物體轉動慣量的測量”實驗。

西北大學:解鎖“宅”家實驗新技能 從“要我學”變“我要學”

學生自制實驗器材 供圖 西北大學物理學院

缺少了嚴肅的實驗環境和老師的現場指導,器材還得自己制作,無疑增加了今年普通物理實驗課的教學難度,但也大大加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材料也不是要啥有啥,需要幾經遴選比對,制作工藝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需要幾經實操驗證。”已在家成功進行兩項實驗的學生黃祿軒認為,線上實驗課器材的設計過程非常考驗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做實驗,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把物理規律融入生活,提高了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羅惠霞表示,從反饋的實驗報告來看,學生科學規范的表達能力普遍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如今,從一開始被迫“上線”的學生已由“要我學”的狀態轉變為到“我要學”,并用自己的行動力和創造力生動詮釋了完全學分制改革下的自主能動性,用腦洞回應挑戰、用實力破解難題,不僅解鎖了“宅”家實驗的技能,更用自己的方式打開了通向科學的大門。(文 魏夢鴿)

< 上一篇

備戰十四運 陜西有信心

西安大學生林奕皓上榜《人民日報》 連續4個學期專業第一獲國家獎學金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