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廳指導、我校主辦,陜西省科技交流中心、陜西省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協辦的“第九屆中日韓面向智慧養老的物聯網關鍵技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會議由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張大慶教授主持。陜西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張文華、陜西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周興社、我校校長孫慶偉應邀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圍繞物聯網感知技術、智能健康監測、適老化智能設備研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養老領域的應用等議題開展學術交流與技術研討,匯聚了來自中日韓三國80余位專家學者,包括日本、韓國研究人員20余人。
孫慶偉介紹了學校及信息學科的基本情況。他指出,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積極探索物聯網與5G技術的融合,在智慧醫療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他強調,中日韓三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均面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挑戰,在推動智慧養老技術應用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他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智慧養老領域的學術交流、技術協同與產業合作,推動智慧養老技術的普惠化、實用化發展,共同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貢獻智慧與力量。
張文華對我校在智慧養老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陜西作為科教大省和創新高地,高度重視智慧養老領域發展,已將“科技賦能民生”列為重要戰略方向,并通過設立專項科研資金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他希望三方進一步深化合作與交流,以科技之力共同為應對全球老齡化挑戰貢獻力量。
周興社表示,當前智慧養老技術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多學科交叉融合與產學研協同推進。陜西省計算機學會積極搭建技術交流平臺,聯合醫療機構、科技企業共同開展適老化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工作。西北大學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為智慧養老解決方案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他呼吁與會專家學者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攻克智慧養老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推動創新成果惠及更多老年群體。
主旨報告環節中,張大慶教授以“基于無線感知的居家養老系統”為題,討論了如何利用家庭WiFi/6G基礎設施,實現非接觸式健康監測的創新技術路徑;韓國科學技術院Junehwa Song教授圍繞“物聯網技術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創新應用”主題,探討了物聯網技術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創新應用模式;日本慶應義塾大學Tadashi Okoshi副教授從“人機交互與老年生活質量提升”角度,分享了適老化界面設計和情感化交互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智能設備的適老化改造提供了重要參考;大連理工大學陳立明教授以“未來集成化醫療生態系統構建”為題,系統分析了未來集成化醫療生態系統的構建方法與實施路徑,提出智慧醫療生態系統的整體架構和實施策略;西安交通大學王立劍教授團隊通過“數字素養與中高齡就業質量”的實證研究,論證了數字技能培訓對提升老年群體就業競爭力的顯著效果。五位專家的報告從技術創新、系統構建到社會影響等多個維度,為智慧養老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在兩個平行分會場上,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大阪大學、東洋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延世大學、中國東南大學和我校的Selahaddin HONI、Hayao URATA、Jaeho JIN、Zihan ZHOU等青年學者進行了交流。與會學者展示了各自的研究突破,在跨學科對話中碰撞出新的合作火花,為應對全球老齡化挑戰提供了多元化的技術路徑。
本次研討會展示了物聯網賦能智慧養老的前沿成果,進一步深化了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與會專家通過跨學科對話,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會議為未來智慧養老技術的協同創新與落地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